近期,桃源镇召开“根系工程”暨海棠先锋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表彰基层先锋力量,部署新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扩大“社会共治圈”。
近年来,桃源镇坚持以实施“根系工程”为抓手,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突出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不断延伸组织触角“向下扎根”,推动基层治理“向上提升”,探索“微网格”基层治理创新的“桃源路径”。
构筑精细管理“微网格”
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
积极构建村(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五级共治”体系,组建网格党组织272个,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末梢“根系”,制定“红色清单”,提供精准高效为民服务。按照区域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将28个村(社区)划分为54个综合网格,在综合网格的基础上又细分196个海棠微网格,有效提升“根系工程”服务效能,缩短海棠先锋服务半径。实行挂图作战,绘制海棠微网格地图,将海棠先锋与海棠微网格有机融合,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全要素信息进行全面采集,让海棠先锋队伍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工作实。
汇聚末梢根系“微力量”
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
全力抓好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遴选聘用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196名,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定期开展巡查走访,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为民代办服务,有效破解问题堵点,延伸网格治理触角,不断增强联系服务主动性。全面启动“红色议事厅”协商机制,万和悦花园、鸿福家园、桃花源花苑三个小区“红色议事厅”正式揭牌,全面搭建居民、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平台,打通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全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凝聚志愿力量,推动形成多元开放、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做实贴近生活“微事务”
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居民参与活动、自治共联提供一站式场所,围绕宣传教育、议事交流等功能,有机联结政务服务、志愿服务等公共资源,以点带面强化党建阵地溢出效应。打造28个海棠民情站,提升海棠先锋服务的有效覆盖,定期听取社情民意,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大事和身边小事。组织党员干部主动入户走访,推动服务模式从“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方便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诉得了忧、解得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