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水是苏州的风景,也是苏州的灵魂。2022年,桃源镇积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河道治理保护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机融合网格力量,打出治河“组合拳”,以实际行动扮靓美丽河道,实现“党建+治河”双提升。
齐抓共管
开创“治理新局”
近年来,桃源镇持续推进党建联合,以党建联盟为纽带,不断延伸治理维度,强化联动聚合力。2022年,为深化长三角治水一体化,桃源与桐乡首次实现“三长”联合巡河,创新性地引入无人机设备介入河道巡查,协助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两地民间河长与行政河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制定整治方案,实现高效巡河。通过不断深化联防联治机制,桃源镇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治水,以联合治理为抓手,共建区域治理“一张图”。
提质增效
擦亮“水乡名片”
桃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连续三年将幸福河湖建设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实地走访、专题研究、资金倾斜等方式,多措并举保障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在苏州市2022年度幸福河湖评选中,吴江区7条(个)河湖通过评审,桃源镇灶家浜获评市级幸福河湖,荒天池、雷墩荡小岛公园等河湖及其周边环境已成为休闲娱乐网红打卡地,作为水乡森林桃源的一张张名片,吸引着周边游客的到来,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已经成为现实。
党群联动
绘就“幸福画卷”
在天亮浜村展文桥自然村,300米长的河道岸坡水清岸绿,健身步道上,有不少村民锻炼、休憩,河长制宣传展牌随处可见,这就是天亮浜村“党建+河长制”口袋公园。2022年,在第一书记和区水务局的帮助下,该河道正式改造完成,这也是吴江首个村级河长制河道。作为村书记项目,天亮浜村切实加强党组织在河道治理中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党员志愿者、河长、群众三方发力,在加强河道巡查、配合治理工作、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担当尽责,实现党员引领全民呼和,促进村级河道环境逐步改善,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乡风文明程度,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