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首页 > 桃源镇 > 正文
书记项目巡礼丨桃源镇:实施“三力”工程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源”动能
来源: 桃源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3-01-12 21:53

  2022年,桃源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有效依托,聚焦组织体系、队伍建设、党建联合三大方面,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优化组织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力

  思路上,优化顶层设计。扎实做好“三整合”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充分发挥集成指挥中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主线,打造建立线上线下两网并行的工作平台,结合桃源实际,搭建渣土运行、疫情防控、智慧古镇、水乡森林等特色模块,建立“一主线两网N模块”的工作运行机制。2022年上半年,桃源镇获评苏州市基层“三整合”改革先进单位。

  架构上,实现合纵连横。构建三级党组织联动处置,镇党委通过集成指挥中心,运用一体化平台系统处置各项工作;各村、社区党组织细化基层治理“微网格”,建立28处“海棠民情站”,有效发挥“民情日记”作用,优化网格内协商议事、摸排民意、扶贫帮困等机制,针对收集反馈的问题,快速研判、分类处理;网格党支部创新“板凳夜谈”“党建责任田”等治理模式,构建红宣讲、红治理、红服务为一体的微网格运行闭环,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国家平台推荐。

  管理上,实行统联结合。坚持深化“多网合一”,不断完善“海棠花红”党群服务体系,依托“人防+技防”双轮驱动、“铁脚板+大数据”协同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深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社区制度,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会协会、“两新”组织等多方力量,围绕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复工复产等中心工作,建立“联村聚力”志愿者名单库,发挥“精准服务”最大工作合力。

抓好党员队伍

强化干部执行力

  乡村带头人“领跑”。围绕“组织建设”“基层治理”“强村富民”“环境整治”“为民服务”等五大方面,制定28个村(社区)书记项目,累计推进基层治理项目5个、兴办惠民实事24件,有效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多方位搭建“书记论坛”和书记沙龙,常态化开展专项工作擂台赛,在对标找差中提升乡村振兴带头人能力素养。制定村干部考核办法,选树一批优秀村(社区)书记典型,示范带动全镇村(社区)“带头人”综合素质提升。

  党员干部“带跑”。制定村干部三年培育计划,组织实施“选雁强基”“历雁提质”“育雁补养”“壮雁领衔”四大行动,大力推进“8590”后备干部梯队培养。组织开展村(社区)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班,打造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训练营,通过微课堂、宣讲团、导师帮带等形式练就过硬本领。强化基层党组织专业化体系建设,多层次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发展党员及新党员培训。2022年,1人入选姑苏乡土人才,3名“两新”党务工作者通过专业资格认证。

  党员群众“助跑”。优化党员积分考核,开发微信小程序,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细化党员积分规则,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开展常态化、菜单化、特色化服务。全镇共招募196人组成海棠先锋队,围绕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等中心工作,制定入户走访常规任务清单和阶段性重点任务清单,2022年完成常态化走访超22000次,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推进党建联合

强化联动聚合力

  以党建联盟为纽带,延伸治理维度。完善毗邻地区的党建联建机制,与桐乡首次实现“三长”联合巡河,与乌镇、南浔等毗邻地区在疫情防控、渣土管理、协商议事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交流。以干部交流学习为契机,与泾县琴溪镇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书”,搭建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市场流通、产业优势互补、文化传播的交流平台。

  以行业转型为抓手,构建共享共用格局。一方面,加快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搭建与社会化团队资源共用共享平台,有力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开展“组团式”服务,打造出“党员居家上门”“便民服务采样”等一批服务项目,为民服务的温度厚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积极实践探索村级劳务合作社承包村级绿化工程、养护等工作先试先行,有效扩大基层治理共建共享的范围,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以服务保障为突破,激活治理新生力。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对结凝聚,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统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搭建“桃源红”骑士驿站服务矩阵,关心、凝聚、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结合小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建“红骑士”志愿服务队,推广使用“海棠新发现”直报平台搭建双向服务载体,参与平安巡防、反诈宣传,助力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让快递、外卖小哥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