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震泽镇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丰富农村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党建引领发展,牵住振兴“牛鼻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震泽镇通过党委引导推动,村党组织实践探索,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积极引进高端文旅业态,依托蚕桑丝绸特色,用“旅游+”的方式串联产业链条,构建形成“种桑养蚕、丝绸生产、乡村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让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能。在谢家路观光旅游路线上布局党建小院,丰富党建阵地功能性。如今谢家路党建小院已经成为来震泽体验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党建成为群众致富到共同富裕的桥梁。
健全人才机制,占领振兴“智高点”
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震泽镇秉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发展理念,深挖本土人才存量,做优人才服务,多措并举助力有志之士破“土”成才,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坚持人才回引,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培训指导等举措,鼓励致富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等“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同时,依托党建平台和阵地,加大乡土人才政治思想教育力度,提升乡土人才政治素养。强化宣传,把更多优秀乡土人才吸纳集聚到党的组织中来。以青蓝工程互培互挂为契机,推动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双向交流,打通人才交流壁垒,把优秀人才力量注入乡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抓好组织建设,优化振兴“生态圈”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震泽镇积极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通过“頔塘花开”党建责任考核、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基层党支部为中心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制定《村庄卫生保洁制度》,积极联动镇级网格巡查队伍和热心村民群众,全面做好薄弱点排查整治,凝聚起“村党委(总支)+基层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村民党员+热心群众”的多元整治力量,充分发挥组织的聚合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长漾湿地片区的优美生态格局和资源禀赋,打响“水韵桑田稻花香”的生态品牌,打造“村美业特农民富,水韵桑田稻花香”的江南水乡标杆和乡村振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