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全面推进“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融合赋能,落实“三强三优三规范”标准,深化“百点示范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先锋阵地服务质效和内涵,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吴江党建开设【“海棠花红”遍江城】微信专栏,集中宣传展示一批颜值高、服务好、人气旺的“海棠花红”先锋阵地。
聆听一次讲解,回顾一段党史,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来吴江党史馆体验一次沉浸式教学,一起来追寻历史践初心。
近年来,桃源镇深入践行“融入式党建”理念,以吴江党史馆为依托,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现场教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让党员教育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2021年以来,吴江党史馆先后被命名为吴江区级“海棠花红”先锋阵地、苏州市级“海棠花红”先锋阵地。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员教育立体式“教科书”
吴江党史馆位于桃源镇铜罗老街,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吴江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馆选用了200余张照片、30件实物及5个艺术场景模型,生动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吴江人民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光辉历史。
党史馆内容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篇章,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1949年,每张照片、每件实物、每个故事都是党在吴江革命实践的现实证明和生动写照。
重温先辈初心,革命历史文物扮演“红色导师”
陈列在馆内的铁锹、锄头、镰刀,诉说着革命运动时期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真实故事。
理发工具的旧照片、实物模型……讲解员一边向参观者展示丰富的陈列物品,一边动情地讲述着在抗日战争时期,吴江成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支部书记沈小娜(沈英杰)以从事理发为掩护,走东乡闯西乡进行地下联络活动的故事。
一名60多岁的老党员站在第二展厅中《解放吴江部分老同志座谈会》大合照前,久久不能释怀,“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家里的旧照片都几乎没有了,我和母亲异常想念他,却在这里重新看到他的身影……”她拉着讲解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每一次展窗前的驻足,都进入了一个实景课堂;每一张陈列在馆内的照片,都成为互动体验的载体。自吴江党史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400余批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80余次,服务人数超过20000人次。
深化党建联盟,架起一体化合作“红色同心桥”
“通过参观党史馆,又一次让我深刻感悟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不忘拼搏初心,不减奋斗激情。”参观完吴江党史馆的乌镇年轻干部表示。
吴江桃源、桐乡乌镇、南浔练市水相连、地相依、业相近、人相亲,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吴江党史馆携手横港国际艺术村、乌镇互联网小镇党群(人才)服务中心等,构建“毗邻党建”党员教育基地。通过举办“比学走看悟”、干部共育共训、文体走亲等活动,三地拓展共建平台,丰富合作方式,加速打造党建统领、多元合作、多方受益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下一步,桃源镇将大力发挥党建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持续提炼周边地区党史文化内核,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开展现场教学、精品课程、体验式教学。深挖文化肌理,串联红色资源,全力编好吴江“红色家谱”,推动吴江党史馆成为示范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崭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