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0日),区委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以及省委、市委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吴江区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区委书记李铭在讲话时强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三季度、冲刺下半年,奋勇夺取双胜利,为苏州当好“压舱石”多挑担子,坚定走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作总结讲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晓枫,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盛红明,区政协主席李斌出席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全区各级党委(党组)要带头学、深入学,并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把握要义,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引领全党全国人民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和宏伟目标,深刻把握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深刻把握过去5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精髓要义,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根本要求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形势任务。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要更加坚决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实际成效;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加快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图景;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连续疫情冲击,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防疫情、促发展、保安全,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最小代价,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同时,紧扣创新发展新高地、生态绿色新典范、城乡融合新标杆、江南文化新空间、共同富裕新样板“五新”目标,全力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这些成绩是在经受疫情冲击、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中取得的,是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拼出来的,其中的经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会议指出,下半年,全区上下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决扛起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使命担当,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要坚持科学精准高效,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坚持“动态清零”,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五早要求”,做到防在前、早发现、快处置。二要全力抓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加速回升向好。要加强经济统筹调度,强化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做好服务、挖潜增效,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抓好当前企业服务和在手项目跟踪,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聚焦“五大经济”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增资扩股;要促进消费外贸发展,促进消费回补、旅游回升、人气回旺,助力外贸企业畅物流、拓市场。三要扛起国家战略使命,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窗口。要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向北融入主城、向东接轨上海、向西拥抱太湖、向南联动浙江的“四向协同”格局,深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打造更多首创、首家、首例的改革案例场景;要重点抓好先行启动区建设,打造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和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要持续擦亮生态绿色底色,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加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共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绿色发展的显示度更强。四要全面推进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科创门户。要提升数字经济带动力,建设数字经济高地,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体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要提升城市经济新活力,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大力集聚科创资源,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发挥更大作用;要提升太湖新城聚合力,坚持集约式内涵式发展,为优质产业项目、优质科创资源落地提供空间。五要激发创新转型动能,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要厚植民营经济优势,发挥民营经济韧性强、活力足优势,全力打造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形成新材料第四个千亿级产业;要布局高能级科创载体,推动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合联动创新;要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人才“55352”工程,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升级优秀人才“生根计划”,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构建“基金+人才+项目”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六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彰显新时代鱼米之乡现代风貌。要用心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困难群众关爱帮扶等工作,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促进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数字农业,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组团,连片展现桑基鱼塘风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加快实现“走到哪个村都是特色田园乡村、看到每处景都是江南水乡风貌”;要展现江南文化底蕴,传承保护江南水乡特有文化,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片,加强古镇古村古桥保护,加快城市更新。七要全力防风险守底线,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要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要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预见、应对、处置能力,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未发之时。
会议指出,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以强烈的进取意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紧盯目标、克难奋进,与时间赛跑、以实干作答。
会议强调,要坚持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稳经济、促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实干担当,不断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带头打最难的仗、解最难的题,年轻干部要到基层磨炼、在一线攻坚,用“铁肩膀”挑起发展“重担子”。要坚持大抓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落实“两在两同”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化“党员干部进万家”,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以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要坚持从严从实,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定力,大力弘扬“清、慎、勤”的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勇挑重担、勇担重责。
各板块及区发改委、卫健委、应急管理局作交流发言。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同志,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各区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区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