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服务效能,七都镇党委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聚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努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在基层整合、服务质量在基层提升、志愿力量在基层汇聚、群众满意在基层实现。
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
创新为民服务模式,多措并举推进自然村、小区党组织建设,实体化运行网格党支部,推动基层党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提升。通过“相约星期四”平台、“党群微心愿”活动、“乡贤议事会”等多样化渠道,让基层服务摸得着、看得见。庙港社区党总支推行“红网格”创建工作,积极发动“巾帼先锋队”走街串巷,倾听群众心声,以铁脚板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西漾渔业社区党支部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形成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网络,做到联系一批党员、服务一片群众,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以“小队伍”凝聚“大力量”
打造“海棠先锋”队伍,选拔一批能力强、愿意奉献乡里的乡贤,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动态掌握群众服务需求,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动基层治理走实见效。光荣村党总支海棠先锋队伍化身“美美督导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积极投身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建设,在创先争优中共创“美美与共”。吴溇村党委充分发挥海棠先锋深入基层、直面群众的独特优势,推行“1+6+N”治理模式,进一步延伸便民服务。
以“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依托浦江源、稽五漾、吴溇生态园等特色节点,探索“田间一刻钟”“美丽庭院微讲堂”等党课新形式,全面打造“家门口”党建,不断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以“根系”服务阵地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广“事解江村”党建服务点,打造“特色鲜明、覆盖全面”的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群,持续推进“1+X”红色载体赋能计划,试点打造“溇港驿站”“小哥驿站”等红色阵地,探索“中心+驿站”模式,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党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