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权力,提高工作效率;整合业务办理,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执法具体化,突破基层执法瓶颈……自入选江苏省第二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平望镇紧抓机遇、奋发作为,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全域改革为落脚点,实现全省首家高标准通过第二批发达镇改革验收,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镇”并攀升至第91位。
“全镇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90元,同比增长8.5%。”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望镇党委书记戴丹说,五年来,平望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行动自觉,创新推出镇域改革“平望指数”,持续放大“1+4+N”改革模式乘数效应,以一往无前的改革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平望指数”创新治理
“红色领航”全面引领
近年来,平望镇发挥“红色领航”组织体系优势,以党建全面引领推动改革创新。“全镇畅通中心指挥、前台受理、后台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向上对接、内部协调、对外联动、督导考核等系列工作机制,绘制了品质之镇建设‘思维导图’。”平望镇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烜说,平望镇还创新推进镇属企业分级管理,优化“行动支部”工作法,将融入式党建内嵌于发展之中。
为强化基层网格组织力建设,平望镇升级“三网融合”模式,发挥“云居平望”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工作“数字哨兵”作用,率先推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根系工程”,打造红领“五小”工程等微治理载体,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平望镇坚持“党建为媒,融汇四方”做法,积极拓展“四河汇集”党建无边界联盟,将条线部门最大限度融入镇域发展中来,将党建服务半径延展至“最后一米”。
立足改革后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平望镇创新开发“平望指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六大指数”“三大维度”。平望镇集成指挥中心作为“中枢”贯通前后台,以“平望指数”系统为核心,自建智慧平望IOC、“云居平望”数字人房等系统15个,对接包括平波台、红色领航、智慧安监等20多个外部系统,推动局办高效协同。疫情防控期间,平望镇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形成信息管理全流程机制,以“全时、全量、全程”的梳理分析,做到“轨迹清、人数清、位置清、管控情况清”,精心呵护“无疫”环境。
瞄准“数字政府”建设目标,平望镇打破信息孤岛等壁垒,汇聚10个镇级局办、15个区级部门,355个目录,2138个指标,共2千余万条数据,做到数据“收得住、管得牢、用得畅”。同时,平望镇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运用,进一步串联各类智慧部件近7300个,探索开发“数字街区”等新场景应用,持续织密物联网络,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形成“物联融合”新格局,逐步实现从“人管”到“智管”的蝶变。
“握指成拳”智慧善治
“一网通办”高效服务
践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正确行使10个执法领域569项行政处罚权,梳理形成五大类22项执法流程标准、两大类25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权力透明公开运行。实行跨区域联动联办,全区首办倾倒燃气残液案,实施“首违不罚”柔性执法,2019年至今,一般程序立案处罚589起,累计收缴罚款1002余万元,案件办结率100%,无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近年来,全镇打造AI智慧城管网络系统、商户积分管理系统、智慧渣土系统、安全工业监管等平台,精塑数字化引领下的城市治理新机制。”平望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姜晨说,通过“非接触式”执法,一线执法辅助人员减少45.2%,为综合执法提质提效提供“数智支撑”。
“同时,平望镇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通过做精智慧政务、做优营商环境、做强一窗服务、做深服务体系,聚力打造政务服务‘最美窗口’。”平望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徐卫东介绍,平望镇多措并举推进“不见面审批”方式,建设全省首家镇级综合服务旗舰店,打造平望特色“网上政务服务超市”,上线“云小二”政务智能云客服,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投放18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实现自助服务“不打烊”。
为企业营造宽松便捷市场准入、营商环境,平望镇线下开设“企业开办专窗”,线上依托“全链通”网上服务平台,全面落实企业投资建设全链闭环审批模式。同时,平望镇不断升级综窗服务,精准承接71项赋权事项,实现495项事项进门可办、381项事项一窗通办,不断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外,平望镇还创新构建30个“一件事”主题场景,推出“零材料受理”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开设“无忧办”窗口,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开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窗”,强化服务指导,推动复工复产。
“为了强化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镇下放114项事项至村(社区),并通过‘现场办公’服务模式前移服务窗口,做到零距离面对群众需求。”徐卫东说。
“四河汇集”幸福汇聚
“三减三增”集聚动能
近年来,平望镇借改革之势集成政策、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吴江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聚力推进“平望·四河汇集”建设,经过整体谋划、节点塑造、特色提炼,创新以模块化、组团化、传世化的打造手法,让老运河成为现代人的打卡地。
在有风景的地方嵌入新经济,平望镇以产业、城镇、乡村三大有机更新为抓手,推进各项整治行动,制定鼓励产业转型升级系列办法,加快创新集群建设,推动“智改数转”全面赋能实体经济。
平望镇滚动推进“农村六项工作”,以“五美共建”促“三优发展”完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平望镇加快长三角中医医联体、康养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文体中心、综治中心等一大批民生项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苏州吴江区网格式智慧管理”国家级试点、“乡镇居住出租房旅店式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镇域城市管理智能化管理规范》市级地方标准、“一窗式政务服务与网格式综合治理”试点等亮点纷呈……五年来,平望镇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改革底蕴,做深做实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三减三增”(减少管理成本、减少管理层级、减少管理幅度、增加服务内涵、增加服务效能、增加服务纵深),不断提升平望改革“精准度”、机构运转“集成度”、社会治理“融合度”、城镇建设“辨识度”、人民群众“满意度”。
改革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平望镇将聚焦改革赋能,进一步强化“党建赋能”“数智赋能”“品质赋能”,加快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