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吴江汾湖银杏村第一书记周钰林:搭台又引路 驻村更助村
来源: 交汇点       发布时间:2022-06-07 22:14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乡村要振兴,必须结合产业布局、自然禀赋突出本土特色、引入社会资本,走差别化、营利能力强的路子。2021年,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周钰林经组织选派,到吴江汾湖高新区银杏村担任第一书记,这对跟“三农”工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而言,是机缘巧合,也是使命所然。

  “银杏村是一个纯农业村,经济条件薄弱,空心化严重,需要专业知识指引走转型发展道路。”周钰林说,而在这里,自己多年来建立的农业发展理论体系也有了“转化”的平台。于是,银杏村和周钰林“一拍即合”,仅一年时间,就“拍”出了农业转型升级、百姓发家致富的“花朵”。

开辟“稻养虾”

打造“聚宝盆”

  苏同黎公路以西有大片“稻养虾”,老板缪春弟在该村承包了500亩地,用于龙虾养殖。这片龙虾养殖区,就是在周钰林和村“两委”的牵线搭桥下,为银杏村打造的第一个“聚宝盆”。

  “我们是去年才来银杏村承包土地的,今年龙虾品质不错,销量也很好,基本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缪春弟说,但是由于刚开始养殖经验欠缺,前期亩均产量并不高,成了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

  了解这一情况后,周钰林立即联系市农科院的同事,协调前来开展专题授课,帮助农户解决这一难题。“农户遇到技术性问题不用过多担心,我和我身后的团队都会全身心支持。”

  在周钰林看来,这片虾池不仅承载着百姓餐桌上的“美食使命”,也是银杏村综合种养的“试验田”。“除了养殖龙虾外,我们还种植了水稻等适合开展综合种养的农作物,来提高土地资源的附加值。”周钰林说。

  由于市场行情良好,缪春弟及其合伙人打算扩大养殖面积,来满足不断上涨的市场消费需求。考虑银杏村没有富余土地可承包,他们打算在周边村庄租地,发展养殖业。

  这样的“溢出效应”能够给周边村庄带来增收,更是周钰林喜闻乐见的事情。“以点带面帮助周边村庄开展土地流转,有助于形成发展合力,对双方都是好事。”周钰林说。

秉持农业基石

形成高标准示范

  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仅仅一个综合种养区,显然还不够。对于以农业为乡村振兴发展基石的银杏村而言,它需要一个示范基地,来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于是,一片占地面积700亩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应运而生”,成了银杏村走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第二“法宝”。

  这块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周钰林在市农科院工作的优势。“我们农科院有种子资源,也有专家团队,可以对农作物的栽培开展指导。”周钰林说,这块高标准农田按照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的模式开展种植,期间也会夹杂着种植油菜等作物,预计今年9月份,就能尝到这里种出的大米。

  在大米的选择上,村里结合专家的意见,种植了农科院里培育的“苏香粳3号”和“苏香粳100号”。这两个品种不仅口感软糯,还带有浓郁米香,比较符合本地及周边百姓的口感偏好。在种植方式上,采用了化肥、农药“双减”技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和农作物品质。

  此外,周钰林也计划开展香青菜试种。虽然香青菜是属于全吴江的特产,但在太湖边种植的格外“香”,这让周钰林和市农科院的专家们萌生了研究的兴趣。“我们考虑香青菜的口感可能和土地的特性有一定相关性,好在香青菜的种子资源在农科院,我们也有专业设备,方便开展深入研究,相信以后在银杏村也能种出更好吃的香青菜。”

借力交通优势

开辟发展路径

  银杏村地处汾湖高新区西北端,苏同黎公路和吴江大道两条交通要道交汇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是这个村庄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的“底气”所在。

  随着苏州人民最大的“菜篮子”——新南环桥批发市场的落成运营,银杏村的农业腾飞更是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银杏村在苏同黎公路旁边,可以直达新南环桥批发市场。所以开展蔬菜种植,我们觉得行得通。”周钰林带领银杏村开辟了一块占地面积400亩的蔬菜基地,进行蔬菜、水果等品种的多样化种植,除了专供批发市场外,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大自身的发展优势。

  交通位置的便利性,决定了银杏村不仅方便“走出去”,还有利于“引进来”。

  “我们村的老龄化比较严重,农房翻新率相比其他村要低,自然村最原生态的面貌肌底反而成了发展旅游的一个优势。”周钰林说,目前,已经有相关公司和银杏村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一起打造带有实践、教育等功能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新模式。

  就这样,仅仅过去一年时间,银杏村就已初步形成综合种养区、高标准农田、蔬菜基地“三足鼎立”发展局面,探索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村集体经济和百姓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周钰林看来,距离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银杏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仅仅是‘开了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还是需要所有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努力,需要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让这朵‘花’结出‘好果子’。”周钰林说,第一书记挂职期是2年,用有限的时间“引好路”“搭好框”,为今后唱好乡村振兴这台“戏”发挥最大作用,才是他挂职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