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要求,桃源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类治理要素,通过“1+4+N”治理体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不断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数据建模,破解“信息孤岛”难题
桃源镇以视频资源管理平台为载体,依托“人防+技防”双轮驱动、“铁脚板+大数据”协同共治,收集涵盖镇域土地、企业、房屋、居民、河道等类型的基础信息,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的基层治理基础信息库,细分村(社区)、重点场所、主要道路、重要卡口等类别,在经济运行、疫情防控、河湖治理等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为强化组织功能打下坚实基础。针对全镇475个工业地块和926家企业的管理,建立集分析、评价、应用为一体的数据模型,形成“一个平台清家底、一套系统促转型、一地一策谋发展”的工作机制;面对省界疫情防控难题,建立共建、共享、高效的数据仓和一站式工作平台,实现防疫信息的提前研判、事后复盘等。
数据识别,破解“供需矛盾”难题
提高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关键在于加强对重难点问题内生性指标的有效监测。桃源镇通过“智慧桃源综合管理指挥平台”数据识别,不仅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同时做到处置问题的“透明化”。一方面,依托在建农房监测、智慧烟感、无人机等各类智慧感知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可视化联动终端,彻底改变以往隐患发现工作靠网格员“单打独斗”的局面,更加准确、及时、深入地把握问题发展动态,预判矛盾风险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基于问题处置痕迹“一屏感知”,制作热力图,及时反馈“1+5+1”网格力量的具体配备情况,加强梯度管理、提高巡办效率,有效破解人员的“紧缺梗阻”。
数据驱动,破解“服务低效”难题
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一体机、为民服务中心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自助区等平台,“分流”公共服务数据,实现村(社区)居民在数据获取时,不再是被动“单点”获取服务,而成为自助服务、就近服务的受益者。居民通过为民服务中心的云柜,随时在网上申请办理相关业务,通过云柜实现资料寄存,有效解决群众时间不便、疫情防控需求等问题,实现“不见面办理”。本轮疫情期间,已成功提取办结各类事项27件。今年清明假期,一家企业的代办人将办理营业执照的材料存入云柜,节后第一天上班,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提取办结并将证照存入云柜,系统自动通知代办人前来领取,避免节后工作日办事拥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