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始终坚持把建好、管好、用好志愿者队伍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员保障,筑牢群防群控、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全员参与,全域动员“一核多元”建队伍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统筹好志愿者队伍,我们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建立志愿者名单库,统筹好规上企业、商会协会、公益性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迅速建立起一核多元的志愿者队伍体系”,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疫情发生后,盛泽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应报尽报”原则,全员参与,尽锐出战,除必要的后勤保障和特殊情况人员外,将在职人员全部纳入志愿者名单库,并建立一名副科领导牵头负责一支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管理制度。
“我们企业有很多团员青年,这次镇上一召集,我们立马就报了名。”恒力集团团委负责人刘帅行说道。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恒力、盛虹率先示范,不仅实现了企业核酸采集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还踊跃参加到全镇阶段性防疫的重点工作。同样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还有热心的党员群众,在村(社区)志愿者招募微信群内,“我报名”的声音此起彼伏,累计1000余名党员群众自发参加到属地志愿者工作中。
有了志愿者队伍,该如何进行管理?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不仅将机关、国企两个志愿者人员信息库进行统筹扎口,还实时记录好每名志愿者服务的工作岗位、时间周期、轮班频率等。“两个信息库,即时登记、动态管理,让全镇志愿者的数据一目了然,应急调度全面掌控。”工作人员介绍。
有序组织 有效调配“精准服务”聚合力
为最大程度发挥各年龄阶段志愿者的专业能力,让有限的志愿者服务力量发挥出“精准服务”最大工作合力,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根据各点位不同志愿服务内容,通过分类管理、需求导向来巧妙破题答卷。
在区域核酸检测点位上,按照固定点位、固定人选原则,以开采轨道1:1.5比例配备年纪相对较轻、熟悉电子设备操作的核酸辅采人员,并成立25人的核酸检测应急小分队,作为全镇核酸检测志愿者机动补充。
在管控封控小区点位上,对有物业、管理相对规范的绿洲华庭小区,以“红色物业+机关志愿者”实施自主管理;对老旧小区新起点家园,机关党员干部居民就地转化为小区志愿者开展服务;对无物业的老镇区绿杨二村,在机关志愿者对小区管理全程托底基础上,及时招募楼道长,逐步提升小区自主管理能力。
在交通卡口、船舶锚地等点位上,组织人社局统一分配调度志愿者,卡口点位长负责日常管理,相关职能局室扎口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建立前台登记、后台审核机制,力求精准实施货运司机闭环管理。
强化培训 激发动能“无微不至”强保障
“实地培训不仅让我学到了在封控管控区外学不到的实践知识,还让我切实体会了一把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在封控管控区内进行实地演练的吴晓强深有体会。
为了有效储备一支“即来即战”的专业志愿者队伍,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组织封控管控区专题培训班,由熟悉封控管控区管理工作的同志对志愿者传授理论和管理技巧;村(社区)50名后备干部分批进入封控管控区,开展为期四天的实战练兵。诸如此类的培训已不是首次,为了实现志愿者抗原自测流程的全掌握,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组织了抗原自测专题培训6场次,覆盖志愿者360余人次。近期,为缓解医务人员人手紧张,组建志愿者核酸采集志愿预备队,分8个批次进行一对一的专业医护知识培训,并安排现场跟班“实习”。
志愿者队伍管理是一个“前、中、后”全流程的系统工程,除了做实培训,还要关心关爱好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做好考核激励的后半篇文章。
在盛泽交通卡口,组织人社局定期走访慰问,为一线卡口志愿者准备“防疫大礼包”,洗脸巾、挂脖风扇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临近夏天气温上升,流动先锋驿站到各点位为志愿者带去绿豆汤等消暑食品。有了“软关怀”,还需“硬支撑”。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全力满足好各个点位对流动厕所、雨棚、集装箱等必要物资的实际需求。“虽然一线防疫很辛苦,但总觉得自己被组织惦记着,心里暖暖的。”志愿者们表示由衷感谢。
战疫一线既是“火线”,更是“考场”,为了更好激励考核志愿者,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妙招频出,除了实施每日“红黑榜”公示外,还建立起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系统和绸都党员积分系统绑定,用于后期的积分兑换和优秀志愿者评选。
微光成炬、聚星成光。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严、细、实”工作作风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共克时艰、同心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