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到盛泽镇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方舱、盛泽镇国际会展中心等核酸采样点接受核酸检测,一次次耐心、真诚的服务,给“倒春寒”中的盛泽增添了不少温暖,志愿者们同江苏盛泽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共同筑起健康防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与江苏盛泽医院的相遇相知
苏州市吴江区益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负责人顾建华是江苏盛泽医院的一位老朋友,他组建的志愿者团队从成立之初就与江苏盛泽医院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我记得是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因为武汉爆发疫情,当时情况紧急,吴江区文明办招募社会志愿者,我第一次组建团队,同江苏盛泽医院的医务人员们一起,参与到盛泽地区高速公路卡口、汽车站、医院急诊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后来是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志愿服务,现在又来到核酸采样方舱……”采访中,顾建华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因为他是整个团队的核心,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现场保障,物资储备与分发,应急支援……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协调,有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需要回复几百条微信,这一做就是三年。
对于顾建华来说,这三年不易,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充满挑战,被埋怨过,累过、苦过,但是他服务社会的初心没有变过,他的团队与江苏盛泽医院的关系也从未如此紧密过,顾建华说,“如果我真是一时兴起,我想我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正因为我想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才坚定地走了下来。”做最平凡的事,守最初的心,我想这就是顾建华的人生座右铭!
“后勤总管”与“最强战士”
沈文中今年59岁,退休之前是一名纺织工人,现在是志愿者团队中的“后勤总管”,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沈”,他什么事情都做也什么事情都管,点位上物资来不及搬运他搬物资,房间内灯泡等物件坏了他维修,这会还在维持秩序,一转眼安保缺人,又当起了保安员来,有时候要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中间吃没吃午饭他也不记得了,有时物资半夜才来,他就得忙到清晨,和顾建华一样,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志愿者人数从150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500人,人多了,凝聚力也更强了,老沈说,“志愿者团队成员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大家有活一起干,相互帮助,相互勉励。”
“我是被我家老太婆‘骗’进来的!”他开玩笑的说,他的老伴是盛泽献血屋的一名志愿者,主要是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通过她们的志愿服务,来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传递爱心,延续生命,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单单2021年,她就推动148人自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有时候老沈形容他与老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同样都是志愿者,他们不比其他,比的是谁为社会出的力多,两个人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着,共同为社会贡献着点点力量。
郑建树今年30岁,与老沈不同,他是志愿团队中的一名新人,2022年2月初才加入的队伍,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顾建华说他适应得很快,也很拼。
“我有时候看到医务工作者们很忙很辛苦,就想多帮他们多分担分担,人多的时候维持下采样队伍秩序,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压力,人少的时候,赶紧帮他们拿拿物资,拆拆包装,跑跑腿,尽量让他们休息休息……”郑建树感慨,是这个团队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说,“以前我也参加过志愿服务,也加入过团队,但是干不长,与人相处不融洽,所以很快就退出了,在来到顾总这个团队以后,我觉得工作虽然也累,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个团队很温暖,人都很好,像老沈说的,都是兄弟姐妹,我愿意为这个团队付出,愿意为老百姓服务。”
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马晓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在志愿者团队中主要负责招募志愿者,在她的手机里,大大小小的志愿者群不下20个,每天回复的微信数量难以统计,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志愿服务比想象中的更加辛苦。二月中旬,盛泽区域核酸检测通知下达的当天(正式核酸采样的前一天),马晓梅在所有志愿者群内召集志愿者,如果说盛泽140多个采样点需要几百位医务人员,那需要的志愿者就更多,马晓梅的工作就是要在全民核酸采样开始前,将志愿者召集起来,进行适当培训,并立即指派到各个点位上。
“我记得核酸采样那些天都是晚上开始下通知,然后开始联系,不断沟通各个点,整个过程一直要到全民核酸全部结束后,我才能回去休息一下……”跟江苏盛泽医院很多年轻的妈妈,或者说所有的女性医护人员一样,她们用纤柔的身躯扛下千斤重担,她们甘于奉献,负重前行,为社会的默默付出,挥散青春。
“从事志愿服务的工作,我只想给我的小孩树立一个榜样,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包括我的妈妈和丈夫。”马晓梅说。她做到了一个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做人,用真诚和善良帮助着市民,贡献着力量。
采访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在盛泽镇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方舱内,前来采样的群众有序的排着长长的队伍,医务工作者同社会志愿者依然穿戴严密,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共同筑起安全防线。
像他们一样的社会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战士,他们同医务人员一起甘于奉献,冲锋在抗“疫”一线,他们是文明城市建设最亮的名片,他们传播爱心火种,热心帮助市民,他们同所有人一起,为共建美丽绸都贡献力量。
“疫”线有你们
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