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桃源镇坚持党建引领,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立足岗位建新功,在助力经济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持续释放红色动能。
牢握党建引领“方向盘”
“党建惠+”,深入民生。研究制定“党建惠+”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惠民、惠企、惠农三个行动支部,常态化开展挂钩驻点、联系走访等工作。开展“为民办实事”党建联盟送服务活动,为百姓提供义诊、理发、特色农产品优惠销售、农资宣传等服务。
党建联建,合作共赢。签订桃源·练市·乌镇“毗邻党建”合作协议,举办干部共育共训、文体走亲、党员教育基地“比学走看”、三地商会论坛等活动。举办“同心筑梦 情系桃源”恳谈交流会,为优秀人才代表参与家乡发展建设搭建平台,丰富合作方式,持续为推动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网格党建,创新治理。打造村(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五级共治”体系,层层划分网格责任区,构建“一网格一支部一站点”红色服务圈,将党建服务、社会治理、民情联系有机融合。定期召开网格员专题培训,提升工作质效。
夯实组织建设“硬磐石”
提升造血功能,赓续“红色血脉”。利用吴江党史馆、“桃红小院”等红色阵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开展党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的前瞻思维,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以及应对急难险重的能力。
强化阵地建设,筑牢“红色根基”。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在社区以及小区植入红色先锋站、红色墙绘、党员户挂牌等元素。不断提升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统筹设置便民中心、文化中心、养老中心、综治中心等,使其成为功能全、服务优、人气高,凝聚群众、助力发展的“强力磁场”。
锻造头雁队伍,激活“红色引擎”。搭建基层干部增素养、提能力平台,每季度开展“乡村振兴书记论坛”,围绕书记项目、党建知识、村级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等课题,村(社区)书记结合实际工作,上台传经验、讲做法,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能治理、得民心的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有力。
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
志愿服务“热起来”。在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等工作中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践行“红色支部进一线 做好群众主心骨”使命,今年以来,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共召集300余名党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43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200余次。
攻坚支部“动起来”。组建青年党员“一线攻坚”行动支部,围绕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三治”等中心工作,下沉一线,集中解决招商引资、环境整治、治违、土地流转等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共召开攻坚会议9次,解决实际问题20余起。
红色根系“强起来”。深入实施基层治理“根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来自群众、融入群众的“海棠管家”队伍,形成“上门走访、搜集民情、反馈问题”的闭环服务模式。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网格员、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共商民生问题,精准绘制和谐善治的民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