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首页 > 七都镇 > 正文
他叫,周梅生
来源: 七都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10-25 20:3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今天(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

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

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33个月

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英雄史诗

在曾经为祖国而战的英雄中

有一位来自七都镇的抗美援朝老兵

他叫,周梅生

  周梅生,是一名出色的老军人、老革命、老党员,但他只是众多抗美援朝战士的一个缩影,他们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为了家乡,驰骋沙场,贡献青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和平繁荣的环境,才有了今天的国泰民安!

  在周梅生家中,收藏着三枚纪念章,只有重要时刻才会拿出来佩戴在胸前,它们分别是抗美援朝纪念章、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三枚纪念章承载着这位老兵关于抗美援朝的所有记忆。

  如今92岁的周梅生渐入暮年,身子不再挺拔,步履已然蹒跚,但是抗美援朝的经历却深深镌刻在他的记忆里。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时,周梅生才20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他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我们志愿参加抗美援朝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革命。”回忆起战火纷飞的岁月,周梅生依旧豪情万丈。

  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伤员一个接着一个抬到后方,这是周梅生坐了7天7夜火车到达战场后看到的场景。“心里肯定是害怕的,但当年过鸭绿江的时候,我们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怀着为国为民的理想,周梅生勇敢无畏、坚毅顽强,立下三等功。

  一张油布,下雨天是雨衣,晚上睡觉是席。这张始终陪伴着周梅生的油布,让他现在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眼中有光。“当时的作战条件很艰苦,拿着步枪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敌人进行较量,面对敌人的轰炸、扫射,我们同朝鲜人民一道,历经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5年,周梅生退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兵时为国为民,退伍回到地方继续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为地方发展服务。在家乡需要他出力时,周梅生毫不犹豫,扛起庙港缫丝厂的创办任务,担任第一任厂长。

  1967年8月7日筹备造厂,共八个大队投股;1967年9月23日造车间;1968年10月25日造草棚、打水间、厕所……翻开周梅生保存了50多年的庙港缫丝厂记录本,通过一笔笔记录,一张张人口统计表、职工名册,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他1967年筹备开厂后的一步步历程。

  在周梅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耕耘下,庙港缫丝厂从30多名工人发展到500多名工人,从10多台机器发展到300多台机器,从生产品质较差成布发展到生产高品质成布,缫丝厂规模一年年扩大,收益一年年增加。在办厂的同时,积极带动就业,给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