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100枚邮票里的初心故事
来源: 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06-15 19:38

     一枚枚邮票,镌刻着起伏激荡的红色风云;一个个故事,讲述着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一本本册子,见证着这位党员的不变初心。

     在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有一位72岁的老党员,在30年间共收集了3000多枚邮票,他叫陈海金,被周围人称为“邮票收藏大王”。邮票蕴党史,方寸忆初心。今年,为了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他专门理出了100枚红色邮票。

以100枚红色邮票献礼建党百年

     翻开泛黄的邮册,一串串红色足迹映入眼帘。只要是和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事件、人物、会议的邮票,都会被陈海金“相中”,一一摆到邮册中。

     令陈海金印象最深的党史邮票是1991年7月1日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第一枚邮票展现了会址之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画面上彩霞满天,游船平稳地浮在水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曙光已经出现。

     第二枚图案象征着70年来,党旗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胜利走向胜利。

     还有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邮票也十分珍贵。一枚小小的邮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篇章。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邮票尽管有些泛黄,但保存完好。虽然是静静地收藏着,但却犹如一个个脚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

小小的邮票 感情的桥梁

     与集邮结缘,源于一封封家书。

     中国共产党于波折中诞生,在跋涉中转折,自浴血中成长,由探索中壮大,如今实现了创新和飞跃。陈海金的集邮故事也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一样,值得细细述说。

     陈海金是吴江飞翔印染退休的职工,也是山塘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党龄37年。在老伴茅爱珠的眼里,他是不爱讲话、只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1968年,陈海金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10年后,成为了国营印染厂(原吴江印染厂)印花车间的一名职工。在没有机器纯手工的年代,他一心扎在岗位上,踏实勤恳,不仅对产品的花型颜色了如指掌,还深知品质技艺。几十年如一日,出色的表现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小组长、车间主任。也正是这一份责任,让他萌发了入党的念头。1983年,陈海金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陈海金的哥哥远在北京工作,利用书信传递信息成为了联络的主要手段。“那个年代,通讯技术落后,没有网络,没有手机,邮局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而一张小小的邮票,就是我们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桥梁。”陈海金指着一枚邮票,内心感慨万千。这信封上一个个图案各异的邮票,深深地吸引了陈海金,就从那时开始,陈海金便走上了集邮之路。

党的足迹在哪里 我就在哪里

     就这样,陈海金把集邮从兴趣爱好渐渐地演变成为政治信仰。他用邮票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变迁及丰功伟绩,以表达对党的热爱。

     每一枚纪念邮票的发行,都有非常特殊的纪念意义。一枚枚小小的邮票,讲述的都是一段段光辉党史。在陈海金看来,邮票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再现者,可以生动地重现一切,后人可以于方寸之间忆党史、追寻初心。

     追寻党的足迹,陈海金还专门前往邮票上的红色景点重温党的历史。他说:“1949年我出生了,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又是一名老党员,对党和国家有深厚感情,对这些邮票上的地点和历史都很清楚。这些方寸大小的邮票见证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弥足珍贵。”

     在陈海金的家里,党建题材的邮票只是他“邮票王国”中的冰山一角。这3000多枚邮票中有奥运会主题的、有动物生肖主题的、有风景园林主题的、有植物花卉主题的,陈海金都将它们一一梳理,收藏在家。遇到熟人来家里,他会将自己制作的“红色足迹”捧在手里,通过一枚枚邮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

     “您要收集到什么时候呢?”他说:“我会将这个兴趣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