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
中央一号文件
连续18年聚焦三农
今年提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吴江基层怎么干?
一起来看红旗村的“富民花”
“这是我们稻田综合种养专用的高杆水稻,它的杆子高,抗倒伏能力强,稻谷的颗粒数量是420粒,正常的只有140粒”,在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红旗村党建馆内,党总支书记金香介绍着他已投入试验的种子。
“高杆稻的量产,将进一步扩大池塘养殖空间,提高稻谷和水产品产量,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香”书记这一美好愿景,是红旗村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美丽缩影。红旗村党总支结合自身特色产业,强化阵地功能、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基层治理,以组织有力打通优化产业振兴的“神经末梢”。
书记守阵地
抗“疫”助农发展强
河虾养殖是红旗村的重要产业,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萎缩、交通物流不畅,养殖户的水产品滞销严重。为守住虾农的“钱袋子”,红旗村党总支迅速成立抗“疫”助农党员联盟。金香作为联盟带头人,主动向政协、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等各部门寻求帮助。同时,他还当起了团购“代言人”,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宣传“吆喝”,在社会各界援农力量的支持下,与物流公司合作,开设线上商城,打通电商订单、冷链物流、同城配送等各个环节,将全方位完善的服务送到助销最前线,实现青虾由滞销变畅销。
“党建+合作社”
强村富民产业兴
在退渔还田背景下,红旗村党总支决定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传统农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借势成立三个不同养殖模式的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培育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内所有农产品以统一的品牌对外宣传销售,通过“抱团”发展扩大红旗村产业的知名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村民加入合作社,可以享受到规模化经营后带来的红利,包括政策补贴、职业农民优惠等,解决了小生产同大市场的矛盾。
铺开一片红
固本强基治理活
红旗村党总支全面“点亮”红色元素,高标准推进“稻花香”党建阵地建设,建成1000㎡党建综合场馆,成为学习“四史”现场打卡地,也为党员学习教育提供现场教学点,做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文章。以此为依托,成立“党员治水先锋队”,通过广宣传、强责任、严打击的治理方式,解决河道毒鱼、药鱼等情况的发生,在河道长效管理方面作出新探索。开启“田园八点半”行动,啃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党员干部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深入村民家中,以先锋引领凝聚整治合力,努力实现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