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做强材料“口粮” 端稳工业“饭碗”》的系列报道,重点关注吴江人才企业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理科技”)。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是什么吸引了国家级媒体的眼球。
“运动鞋要想轻便耐穿,关键得靠材料。”举起一个镂空结构的鞋中底,苏州博理新材料公司董事长王文斌说,利用弹性体高分子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的鞋中底富有韧性和快速回弹性,“传统粉末烧结的3D打印弹性体通常能弯折数千次,而我们的鞋底能弯折20多万次,拉伸强度也更高。达到同样支撑效果,所需材料重量更低。”在王文斌看来,3D打印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决定了某种产品能否批量化生产,“没有性能卓越的材料,再先进的制造设计都难以实现。”
硕士毕业后,王文斌潜心研究高分子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3D打印行业蓬勃发展之际,科班出身的他意识到摆脱模具的3D打印技术在工业应用领域中的潜力,但当时的3D打印不仅成本高、耗时长,而且缺乏机械强度,只能用于制作模型和非承重件。
要想打开鞋类3D打印终端制造市场,打印材料的性能是关键。2017年,王文斌毅然从央企研究院辞职,创办了博理科技,扎根吴江从事高性能3D打印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同年,王文斌入选区科技领军人才,政府部门打出了科研经费、房租减免、投融资服务等“组合拳”。团队成员也通过吴江区人才政策获得各类补贴,免去了后顾之忧。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反复验证,博理科技拿出了真正高性能的3D打印产品,并于2020年初实现量产。目前,博理科技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鞋类3D打印批量化成品制造的企业,获得了近亿元的A轮融资,并荣获2020年中国鞋业盛典·造浪金奖“2020年度开物·新材料奖”,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