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首页 > 人才工作 > 正文
如何实现示范区人才同城共建?今天这个会议有看点!
来源: 区人才办       发布时间:2021-01-14 19:32

      为加快“沪苏同城化”进程,以一体化的思维和举措持续推动干部人才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共同构建开放融合创新生态,1月14日下午,一体化示范区交流任职和挂职干部“双招双引”暨人才同城共建座谈会成功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组组长朱正伟,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斌,上海市青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陆志斌等出席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吴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孙峰主持。

      会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组组长朱正伟从“产业人才发展现状”“2021年产业人才重点推进任务”等两个方面对示范区产业人才政策作了详细介绍,并真诚欢迎广大海内外人才来示范区创新创业,同时强调,示范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斌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加强创新协同,努力打造人才同城共建高地。发挥青浦、吴江两地产业、人才资源、科技平台等优势,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不断破除两地之间人才机制体制壁垒,在引才育才用才上加强开放合作,强化创新协同,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各类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的有效流动。

      要加强干部交流,不断加快人才同城共建进程。进一步发挥交流任职和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全区“双招双引”工作,努力实现两地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有效对接、高效利用。要不断学习上海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在人才同城共建工作中大显身手、大胆作为,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共同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区域联动,切实提高人才同城共建实效。充分领会“沪苏同城化”深刻内涵,借助上海人才发展优势,深入对接各类科创载体,探索设立引才工作站和离岸孵化器。准确把握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关系,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互动。围绕各自发展定位和产业方向开展精准引才,畅通项目落地渠道,提高人才同城共建工作实效。

      青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陆志斌在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一盘棋”和“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要推进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打造长三角人才工作一体化发展示范合作城市;要加强青浦、吴江两地党建工作的交流交往,努力形成共建发展、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

      本次会议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青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陆志斌,吴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徐恒共同发布人才同城共建战略合作。

      青浦区金泽镇党委书记方志坚,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邓运华共同签署《人才生态共享战略合作协议》。

      青浦区大观园经济城总经理周峰,汾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夏建明共同签署《人才园区战略合作共建协议》。

      会上,5位交流任职和挂职干部代表围绕“双招双引”作表态发言。

      吴江区交流任职干部,青浦区金泽镇副镇长 吕剑:要把人才创新放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两地“产业互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建链、补链、强链上做好“一体化”的大文章,取长补短、融合发展;聚焦两地“人才共引”,把产业创新集群做大做强,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吴江区交流任职干部,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成员 张明:要争当示范区建设的“引领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示范区“双招双引”工作上主动引领担当,主动作为,传播好示范区人才政策、人才成长的优良生态,打响示范区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

      青浦区交流任职干部,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金超:一体化示范区为区域内人才招引创造了百年未有之机遇,两地创新型科技企业可以互补,人才可以互流互通,形成同城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新青浦人、新吴江人成为“示范区人”。

      青浦区交流任职干部,汾湖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 陈学广: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工作态度,紧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全力以赴投入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中,以更为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对我的培养。

      吴江区挂职干部代表,示范区执委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组 高柳一: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干部,将积极做好润滑剂、催化剂的作用,围绕双招双引,不断提升示范区产业集聚度,对接上海市级资源,有效补齐示范区公共服务短板,加强青浦吴江同城化,推动吴江全面融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