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说起七都,有人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她那旖旎的太湖风光、丰饶的水乡特产,以及如太湖水一般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人会在第一时间想起一句吴江俗语,“七都八都,老板最多”,在本期“激扬吴江发展精神 赋能示范区建设”栏目中,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就带大家走进这座江南小镇,尝试寻找这句俗语背后的七都故事。
风从太湖来,韵自瑶琴出。
近期举办的“琴近太湖”线上音乐会,再度以余音绕梁的琴声,让大家对七都的文化底蕴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可谓由来已久。据清代编写的地方志记载,七都“宋元以来人文独盛,衣冠甲第,冠于一邑”,吴越文化的交汇融合,为这座江南小镇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到了近现代,费孝通教授走遍开弦弓村的角角落落,以一部名动世界的《江村经济》,让小镇成了研究社会学的圣地;大儒南怀瑾在七都传播儒学,以一座闻名中外的太湖大学堂,让小镇成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
然而,你以为七都只是一处文化圣地?!
翻开七都的改革开放史,则不难发现,这座温婉灵秀,在文化上独具太湖水灵气滋养而自成一家的江南小镇,其经济发展却也如万顷太湖一般大气磅礴——尤其让人惊叹的是,这个人口仅有6万、孕育3家上市企业的小镇,已凭借20家企业组成的后备“梯队”,吹响了构建资本市场“七都板块”的集结号。
七都八都,什么最多?
说起七都,不少年纪稍大的吴江人都会顺口说出一句本地俗话,“七都八都,老板最多”。虽是俗语,却也能由此窥见七都地区浓郁的经商氛围,以及在吴江的改革开放史中,七都的作为和地位。
早在民国时期,郑辟疆、费达生等人就在开弦弓村创设丝厂。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都出现手工业合作社、手工业联社,随后,社办工业在七都应运而生,至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七都(含庙港)已有乡镇工业企业28家,而村办工业企业更是多达91家。
2000年,七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新增民营企业118家,全镇民营企业突破300家,小镇里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让周边区域的人对七都人有了一句新的评价,“七都人有了钱就办厂”。至2002年,该镇亨通、万宝、宏都、双塔、巨通等5家企业实现营收超亿元,而当年营收超亿元的企业在吴江仅46家。
2003年,亨通集团销售额突破28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迈入中国企业500强的线缆企业,同年8月,亨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2011年,德尔未来在深交所上市,再次为七都民营企业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同样在2011年,七都人钱林弟在家乡成立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6年后的2017年,引领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转型升级的凯伦股份在深交所上市……七都老板又创造了奇迹。
6年上市,七都这家企业凭的是什么?
在凯伦股份成立之前,国内防水材料产能已严重过剩,业内盛行低价招标,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市场,渴望办一家高起点防水企业的钱林弟毅然从头开始,不仅投入了所有积蓄,还从银行贷出了巨资,创立了被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相关负责人誉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的凯伦股份。
然而,尽管公司自诞生起便自带光环,尽管钱林弟一直以上市公司的标准做企业,但很多人并不看好在这场难有胜算的博弈中,押上全部身家的他。
钱林弟没有放弃。
2012年,凯伦股份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生产了我国第一卷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拉开了中国高端防水产业的大幕。随后,凯伦股份又攻克了MPU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创新的白色品质彻底杜绝了有害添加剂,率先在行业内迈出了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的步伐,进而迈出了从江苏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的快速发展步伐。
在引领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凯伦股份也实现了新的自我突破,仅用6年,就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至于钱林弟为何能赢得那场难有胜算的博弈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或许可以借助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七都人经商之道的总结来找到答案:在那次采访中,钱林弟以6个字总结七都人,“敢做、敢当、敢为”。
发力资本市场,七都怎么做?
近两年,资本市场略显疲态,但在“敢做、敢当、敢为”的七都企业家之间,“上市”依旧是热门话题。
亨通、德尔、凯伦相继上市,被七都人形象地比喻成“一二三,起步走”,而上市企业从资本市场中募集的巨额资金,更是不断刺激七都企业家渴望向资本市场“起步走”的神经。
“今年,我们已经有一家企业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完成证监会反馈问题回复,并完成预披露更新。”七都镇相关负责人告诉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人员,这家企业即将上市的消息,又进一步放大了七都企业家上市的渴望、坚定了七都企业家进军资本市场的信心。
目前,七都已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纳入上市后备“梯队”的企业多达20家,而镇上则在重点跟踪、全面推进的同时,根据上市后备企业的不同情况,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分别予以指导,持续培育资本市场“七都板块”的潜力。
“虽然上市工作困难重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七都人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不认输的精神,所以,我们对于‘七都板块’的未来有信心。”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七都党委政府已经提出了“5+5”上市目标,即5家主板上市、5家新三板上市,“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七都的上市公司将达到10家左右。”
专家点评
弘扬“真诚与拼搏”的精神
七都企业家们把“上市”作为热门话题,以亨通、德尔、凯伦等上市公司作为学习标杆,并已成功组建上市后备“梯队”的消息,令人振奋和鼓舞。
正如凯伦股份创始人钱林弟所言:七都人“敢做、敢当、敢为”!他自己就是这么闯过来的。尽管创业前,国内防水材料产能已严重过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市场,但钱林弟认准了绿色生态是方向,毅然“押上全部身家”,自主研发新一代防水卷材,从而成功引领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转型升级。
一部改革开放史,也孕育了一种“真诚与拼搏”的七都精神。“七都八都,老板最多”,老板多,意味着企业多,创业氛围浓,营商环境佳。长期以来,七都人凭借诚心经营,务实奋进,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开拓了市场,赢得了口碑。
相信,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创业路上不怕输、不服输,具有“真诚与拼搏”精神的七都人,也一定能赢得资本市场,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沈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