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聚焦“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持续攻坚,不断提升“两新”党建工作质效,在“两新”领域凝聚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方式方法,扩大组织覆盖
提升组织覆盖力是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的前提。东太湖度假区多措并举织密党组织覆盖网。
摸清底数。通过整合组织、经济、民政、社保等部门力量,针对辖区内上万家“两新”组织、商圈楼宇、个体经营户等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挨家挨户上门调查,逐一建立党建工作台账,摸清底数、找准症结。
创新方式。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针对条件成熟的规模企业采取单独组建方式,针对“小、广、散”的小微企业,发挥机关部门、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创设“组团帮带法”、“片区组建法”等组建模式,构建区域性、联合性党组织。
因时制宜。近年来,因地处主城区,东太湖度假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推动产城旅融合发展。与此同时,组织建设同步推进,针对蓬勃发展的商圈楼宇、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等新兴领域,积极搭建党建联盟、探索设立“中心党支部”等模式实行兜底管理,切实做到“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严抓党员教育,提升管理质效
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东太湖度假区严抓党员教育、党员培养,打造一支高质量党员队伍。
强化党员学习教育。依托佳禾食品、德尔集团、金城大厦等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太湖新城科创园、吴江赛格广场等区域党建工作站,将企业党员及周边“零星”党员纳入管理,带动本区域党建工作正常开展。打造“初心巡讲”“党建连连看”等品牌,将党课、政策送到企业,为企业搭建“走看学做比党建”的学习平台,提升党员和职工的政治思想认同。
大力推动“双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将一批政治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企业骨干吸纳进党员队伍。苏州新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党支部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经过10年持续培养,公司党员占员工数近三分之一,12名高级工程师中9名为党员,党员设计师率先垂范,弘扬“工匠精神”,在企业中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培育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动
东太湖度假区组织实施“组织力提标”工程,不断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领域、分层次培育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质量。
2015年以来,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创新实施“四有六好”工作法,按照10项标准、42个评分点开展量化考评,为“两新”组织党群工作夯实基础、拓宽思路、指明方向。2018年,结合吴江区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再次细化考评标准。
自“组织力提标”工程实施以来,东太湖度假区广大党员、职工群众的创造创新活力明显提高,党群组织的先进性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科林集团党委、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党总支、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一批优秀企业党组织纷纷涌现,先后形成“清朗”党建、“凝心聚变”、“禾心合力”、“永铸鼎辉”等党建品牌,5人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5家党组织入选区级首批重点、示范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东太湖度假区形成典型引路、全面提升的良好氛围。
健全工作机制,推进融合互促
东太湖度假区以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使“两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党组织真正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实现企业和组织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建立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公司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党总支始终坚持“一把手”兼任党组织书记,其他党总支委员均是来自总经办及重要部门的领导,目前管理层近50%是党员,党企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建立服务推动机制,积极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今年,东太湖度假区打造“邻聚力”党建服务品牌,动员200多名“两新”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参与服务4000余人次。组织部门联合经济部门开展“党建惠企 与邻同行”专项行动,成立“党建惠企联盟”,创设“邻家铺子”流动集市,促成重点企业党组织与省市区级机关单位结对共建,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