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首页 > 区级机关 > 正文
【激扬吴江发展精神】智能制造,吴江持续领跑
来源: 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区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0-11-04 19:17

      近年来,吴江通过标杆示范、系统推进、标准引领等方式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目前正努力打造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在本期“激扬吴江发展精神  赋能示范区建设”栏目中,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将带大家走进区工信局以及兰天织造、高创电子等企业,感受吴江是如何实现保持领先,形成智能制造 “吴江模式”。

传统产业也可以很智能

      近日,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跟随区智能工业专项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沈国祥来到了位于平望镇的兰天织造有限公司,这家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织造企业却是织造行业内的唯一一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省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市级智能工厂。

      在公司的办公楼内,一块超大的LED大屏幕不断地跳动着各类信息。兰天织造高级工程师刘光宇介绍说,这是他们自己研发的“lantian数字工厂集控系统”,通过大屏,工厂的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生产进度、产能、机器状况、产品质量概况等信息,同时,通过手机端的系统软件,管理人员也能实时了解工厂运行的状况。

      用时下更时髦的话来讲,经智能化改造的兰天织造正是工业互联网的典型。据了解,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链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在工厂的车间里,兰天织造的上千台高端织机正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实现了互联互通,也让智能制造成为了可能。

      刘光宇说:“车间智能化提升后,一方面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了重构。从以前‘老板说了算’走向了‘系统说了算’。通过智能化系统平台对车间大数据的科学把控和分析,合理安排企业生产,订单管理更趋科学化,企业订单交付率明显提高。同时向采购客户直接开放车间数据,能够大幅减少来回议价和协调等中间成本,提高效率。开放、畅达、明晰的大数据协同是企业赢得持续订单和客户忠诚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企业用工更为集约,例如,以前工厂每个车间需安排2-3人进行统计生产数据,全部车间总共需十几个人专门负责,智能化改造后,总共只需2人就可以高效完成生产情况统计,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更进一步服务企业管理升级的多元需要。”

新工厂达成了三个20%

      以兰天织造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改造的手段提升了智能制造的水平,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是在新建工厂之初就把智能制造基因植入进去。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是吴江一家老牌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智能电视、显示器等智慧终端。近年来,公司通过优化重组成为OLED巨头京东方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起,借企业异地搬迁的契机,高创电子以攀追行业发展高峰的步履和姿态,高起点谋划智能工厂的建设,去年年底投产的工厂已经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殊荣。

      在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敏华看来,这次新工厂的建设是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跃升的契机,她说:“这次新建的智能工厂在硬件软件都有一个提升,包括在工艺上也有转变,我们原来的老工厂毕竟场地受限,而且在2001年建厂时,现在一些新的设备都没开发出来,老工厂的整个布局是不适应目前生产模式的,如果改建的话空间受限制也改不了。新工厂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就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协同生产,把决策、生产、仓储、物流等流程通过系统打通了。”

      据了解,高创电子新工厂的高端机器人应用达到了58套,建成了MNT业内首条全自动LCM柔性线生产线,综合自动化率超过了45%,远高于业内标准的20%。新工厂采用智能排产方式,自动排产的覆盖率超过90%。新工厂还建成了业内首个集自动码垛、运输、包装、存储为一体的智能物流仓储,库容量30万台,信息化率达100%、自动化率超过80%。

      根据企业测算,新工厂的生产效率(包括产能、产品良率等)要比原来提高20%,运营成本(包括人员费用、仓储成本、单位能耗等)要比原来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20%。

智能制造,吴江持续领跑

      兰天织造和高创电子是吴江众多智能制造企业的缩影和代表,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省工信厅评选了三批共32家示范智能工厂,我区通鼎光棒、亨通光电、国望高科和高创电子4家企业成功入选,全区累计拥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24个,占全省的11.74%;市工信局评选了25家示范智能工厂,我区入选了6家。我区各项核心指标持续在全省领跑,智能制造的先发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

      区智能工业专项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沈国祥介绍说:“吴江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对市场天然更加敏感,对依靠创新来解决发展难题的感受也更为迫切。吴江智能制造之所以获得卓越发展主要因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二是企业突破自身局限的创新精神,三是政府积极有力的引导。”

      吴江智能制造的核心任务是打造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全国智能制造的先行区。近年来,吴江智能制造在全省层面全面走在前列,是江苏省第一个系统推进智能制造的地区,全省第一次智能制造大会在吴江召开,吴江也是全省唯一与省工信厅开展智能制造协议合作的县级地区。

      吴江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系统性,在具体推进中,从抓环节(6个最基础的环节: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商六大关键环节),到抓车间,到抓智能工厂,步步为营,系统推进,总结形成了智能制造的“吴江模式”。

      “标杆示范、标准引领” 是我区促进智能制造长效化发展的方向。吴江不但在重点行业培育了16家标杆企业,还制定了6个行业的智能车间团体标准,抢占了智能制造的话语权,为“十四五”吴江工业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点评

在智能制造新征程上书写吴江新作为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吴江从“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到智能制造的先驱,在新常态下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智能工业作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截至目前,吴江获得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绿色集成项目、工业强基项目和国家04专项等制造强国方面的专项,在全省位列第一,成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千百年来,吴江人民积淀和传承了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独特性,正在于它令人惊叹的富于创造力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吴江智造”紧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主线,从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商六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工业智能化,旨在实现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从简单快速增长向全面质效提升转变、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五大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吴江先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带动引领全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可以说,吴江文化中富于创造力的基因,在智能制造的进程中留下了创造和进步的印记,也必将在新征程上持续为“中国智造”的创新驱动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