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同样实现跨越的还有吴江区,首次登上榜单的盛虹,与恒力一道实现了“吴江力量”在世界500强的崛起。
与恒力一样,盛虹也位于盛泽镇。一个镇级行政区域,为什么能孕育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包括企业决策者的智慧与视野、包括全体员工的付出与努力,也应该包括盛泽的营商环境。
在本期“激扬吴江发展精神 赋能示范区建设”栏目中,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将带大家走进盛泽,看看好的营商环境是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的。
回顾过往时,对公司发展史了然于胸的盛虹控股集团企划总监高旭说了一句话,“我们要感谢的有很多”。
盛虹集团创立于1992年。
这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改变了大家的意识,催生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可以说,这是整个中国营商环境的一次巨大改变。” 高旭说。
作为风向标,国家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变,也引领着地方营商环境的改变。1997年,吴江下发《关于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乡镇企业改制,次年,一路稳健发展的盛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收购了乡镇企业苏州东方印染,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
随后,一次次踩准发展节点的盛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路成长、一路壮大,2009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集团旗下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重组更名上市,直至于8月10日,首次登上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8月10日的骄傲,不仅属于盛虹,也属于盛泽。一个镇级行政区域,从此有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为什么?!
就盛泽而言,有一点是不得不说的,这便是其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经济发展和改革局的“狼性精神”
4月左右,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焦蛟有过一次偶遇,地点在上海,对象是俄罗斯一家软件公司派驻中国的代表。
这家公司想在中国办一个信息技术企业孵化器,为有意进入中国发展的俄罗斯软件、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支持。
在接触焦蛟之前,这位代表已在吴江周边地区做过考察,但进度较慢。接触中,焦蛟向这位代表介绍了盛泽的发展情况、未来的产业方向,成功引起代表的兴趣后,焦蛟建了一个微信群,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拉进群里,与俄方公司代表一起商量解决落户事宜。
4个月后,中俄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器在盛泽落户,而类似的企业要落户国内,时间需要半年到一年。
同样是上述俄罗斯软件公司,其代表在接触焦蛟前,公司在中国已有客户,但受疫情影响,俄方的人过不来,公司不能注册,所以不能签合同、开发票,进而一直未能形成实际的业务往来。
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在与行政服务、商务等部门对接、配合后,由俄方公司在线提供资料,以“云招商”的方式,仅用5天时间,就为俄方公司办好了营业执照。
“我来盛泽工作不到一年,但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盛泽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他们在工作上颇有‘狼性精神’。”焦蛟说,“不仅仅是盛泽,也不仅仅是吴江,每个地方都在拼,你不拼行不行?既然不行,那就拼呗!”
创业盛泽的“第一印象”
说到仅用5天时间就办好营业执照,就不得不说一说盛泽镇行政服务局的“0.5天”。
如果说出租车服务的好坏,决定了初次来吴的人对吴江第一印象的好坏,那么,在盛泽创业的人,一定会因为盛泽镇行政服务局的高效服务、暖心服务,而对盛泽的营商环境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当江苏为优化营商环境,将“3350”(企业开办3天、不动产登记3天、立项到落地50天)目标提升为“1330”(企业开办1天、不动产登记3天、立项到落地30天)时,盛泽镇行政服务局已将“1”压缩到了“0.5”,“3”压缩到了“1”,“30”压缩到了“20”。
“7月份,在我们窗口开办的企业中,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执照批出、刻章、银行开户、办理税务登记全流程的,占了72%。”盛泽镇行政服务局市场准入窗口负责人高洁告诉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人员,在盛泽开办企业,相关负责人首先接触的是行政服务局,能否为他们提供高效、暖心的服务,直接决定了他们对盛泽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
为了这个“第一印象”,盛泽镇行政服务局自加压力,尽可能地将原本需要由企业做的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全程代办、网上办理,在平均每月要办理250份左右企业开办手续的前提下,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创业者的“幸福指数”。
“从‘1’到‘0.5’,数字变化不大,但这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付出。”盛泽镇行政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专班人员,行政服务局只是盛泽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一环,但只有做好这“第一印象”,才能让创业者感受到选择盛泽、落户盛泽是对的,才能进一步坚定他们创业盛泽的信心和决心。
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检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不仅仅在于地方政府提供了哪些服务,还在于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地方政府如何对待、解决危机,以及最终的解决结果。
近日,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为吴江S公司顺利办结了土地交易手续,成功化解了困扰该企业多年的担保圈难题。
S公司因受行情不景气、疫情、环保、综合评价降级等多重压力影响,近年来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企业及其担保人多次被银行起诉,多家企业受此影响无法正常经营,此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盛泽纺织企业的发展信心。
经过充分调研,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在确认S公司总体情况较好、企业资产比较优质且法人无违法行为后,在吴江区政府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协调各方力量,经数十轮磋商,最终促成S公司将土地厂房整体转让给另一纺织公司和担保人设立的公司,且在最终方案形成后,仅用短短的五六个小时,就办结了所有手续。
“这件事不仅牵扯到盛泽的纺织产业,还关联不少外地企业家,所以这件事的解决,不仅稳定了盛泽的纺织产业,还在一定程度上让外地企业家感受到了我们服务的温度、执行的力度。”焦蛟说,S公司的危机,可以说是对盛泽营商环境的一次检验,而解决了S公司的危机,则可以说是向外地企业家宣传了盛泽的营商环境,这对盛泽下一阶段的产业方向调整是有积极意义的。
完成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这是对盛泽的赞誉,但也固化了大家对盛泽的认识,因而当盛泽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在促进纺织业提档升级,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高纺企效益的同时,大力引进、发展5G、生物医药等朝阳产业时,很多人笑了。
一方面的事实是,目前盛泽99%的企业仍集中于纺织业,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盛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另一方面的事实是,盛泽的产业结构已经在改变。
尽管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5G、生物医药企业落户盛泽,但以“招才引智”为突破口,盛泽除引进上述俄罗斯软件公司外,还已申报6个5G人才专项项目,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盛泽干部敢想敢做的干事激情,说明服务有温度、执行有力度的营商环境,是能引来朝阳产业青睐的。
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来验证盛泽优化产业结构未来可期,就不得不说一说东方丝绸市场。
1986年,东方丝绸市场在盛泽镇开业;2005年,东方丝绸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布市”,列全国综合市场第三名;2017年,盛泽东方纺织城开业……
在高旭看来,东方丝绸市场的创立,是盛泽营商环境的一次巨大改变,“我们董事长曾在不同场合提起过,正是因为有了东方丝绸市场,盛泽才会孕育盛虹这样的企业。而东方丝绸市场的诞生,一方面是得益于盛泽的产业基础,另一方也是得益于当时领导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精神,和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亲商理念。”
结语
7月14日,焦蛟给吴江京奕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潘海洪发了一条语音信息,“你们先对照一下,看看阿差不多满足这个条件。”
焦蛟让潘海洪对照的,是苏州市级智能工厂的申报条件。
在盛泽经发部门的帮助下,2015年,京奕获评省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京奕涡流纺车间获评省级智能车间;今年,京奕又申报了一个省级智能车间。
“知道苏州要评智能工厂后,他立即把情况告诉了我们。”潘海洪说,企业对生产经营是又专又精,但在宏观政策把握上,以及对政策的解读上,政府部门则更有优势,“他们在做的,就是以他们这方面的优势来赋能我们企业发展。”
目前,京奕已在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的帮助下完成了申报工作。在智能化发展又迈出一步后,潘海洪对公司的未来又有了新的憧憬,“我们的近期愿景是上市,中期愿景是跻身苏州企业100强。”
“远期呢?”专班人员问。
潘海洪笑了。
专家点评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新科世界500强企业江苏仅有4家,一个镇独占两家,而且这两家企业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这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和拼搏的内因外,营商环境的优良,则是这两家世界500强脱颖而出的主要外部原因。吴江多年来营造的优良营商环境,为吴江的民营企业大发展,成为江苏省民营经济领头羊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有着其自身规律,从最初的拼资源,到拼生产要素,再到拼创新和营商环境,一路走来,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作为示范区的吴江,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热潮中,民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它们迫切需要政府保姆式加“店小二”式服务,如何进一步服务好这些民企,同时为即将来吴江投资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关系到吴江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成败。
盛泽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已然做出了榜样。但是营商环境的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期待着各地各部门创新思路,拿出实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杨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