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区出台激励干部担当“1+N”系列文件,释放更大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强烈信号。为深化年轻干部“一线工程”,区委选派较为成熟的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赴各镇(街道)任职,参与班子分工,立足岗位职责压担子、交任务。通过“下挂”让年轻干部深入开放最前沿、攻坚第一线勇挑重担、实战锻炼,在打硬仗、扛重活中练就真功夫、真本领,激发发展潜力。
本期【挂职心声】一起来听听挂职干部刘旭东的实战感悟。
根据组织安排,今年4月起我来到汾湖高新区农村工作局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主要参与美丽湖泊群建设、先行启动区水系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其他分工。从区级机关到基层乡镇、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最前沿,虽然时间不长,但感悟颇多,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大”“小”“多”“少”。
大——所谓大,即是要“格局宏大,思考长远”
“水系结构优化调整”是吴江区2020年度重大改革项目。经农村工作局领导耐心指导,我深入研读《示范区总体方案》及相关城市规划,积极与汾湖建设局规划科、国土分局等部门沟通,与相关村反复征求意见,顺利推进工作。在先行启动区开展工作,我越来越体会到,要跳出水利看水系、打破壁垒作优化,时刻从示范区大格局长远思考,从国家战略、生态绿色、产业布局等角度看问题,工作才能符合一体化示范区战略新部署、发展大方向。
小——所谓小,即是要“小处入手,做实做细”
“美丽湖泊群”项目作为先行启动区生态绿色示范重点项目,标准高、时间紧,前期工作是否细致对工程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在现场踏勘过程中,我与科室同事从小处入手,细分现场踏勘任务,对于工程的具体位置、详细处置方案等都要走过、看过、探讨过,确保对工程有更清楚地认识,从而保证初步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经送审。
多——所谓多,即是要“多多学习,勤于请教”
到了农村工作局,工作性质和角色都发生较大转变。怎样把握定位、履行职责、适应分工,对我提出了更多要求。作为“新人”,我勤于向前辈请教思路,与科室同事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沉下心主动学习各项政策法规。8月初,接到了准备村企双向推介会的紧急任务,我深入了解涉农、涉村实际情况,积极向机关领导、村干部和相关部门请教,经过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最终顺利完成推介会各项任务。
少——所谓少,即是要“少拍脑袋,经常走访”
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时候会想当然的自以为了解农村。在基层遇到一些情况,会拍脑袋想个答案,但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随着工作深入推进,我越来越感受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汾湖高新区分布着48个行政村、4个渔业村,数量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如何做好基层农村相关工作,如何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甚至如何逐步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等,都需要深入走访,真正把工作做好、做实、做深。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短短四个月锻炼经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先行启动区“激情燃烧、昂扬向上”的干事劲头,体会到了广大农民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期望,见证了汾湖各级干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文末,略赋一首小诗以明感恩、奋斗之志。
奋扬长三角,青春立志坚。追风逐阳去,蔚然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