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赋能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将在本期“激扬吴江发展精神 赋能示范区建设”栏目中,聚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互联网+不动产金融”创新建设项目,通过介绍这一创新,以点带面地展示吴江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绩。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快人一步,即意味着市场主体能在发展中占得更多先机与优势。为此,吴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和实实在在的努力,不断压缩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放大市场主体“快人一步”的速度优势。
近期,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度探索优化营商服务路径,于8月21日在全国率先启动“互联网+不动产金融”创新服务项目,以“零跑腿、零收件、半小时”的全流程不见面抵押登记服务,实现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到“群众不跑腿、动动手指即办结”的服务升级,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开启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按分计时”模式。
打通数据壁垒,深化登记金融协同
今年上半年,在苏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指导下,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先行试点由苏州农商银行参与的“互联网+不动产金融”创新建设项目,项目上线后,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将银行客户端应用和苏州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苏易登APP相关功能充分融合,打通数据壁垒,用户在银行端通过身份认证、签名后即可一并提交贷款申请和抵押登记申请。
推进掌上快速办理,真正将方便留给群众
携手苏州农商银行研发“鱼米e贷”小程序,将抵押登记银行“窗口办”升级到“掌上办”,将服务水平从“只需跑一次”提升至“一次不用跑”。办理人只需登录小程序,通过人脸识别、身份确认认证后提交贷款申请,经过银行自动化审批,足不出户、点点手机即可办理。办理时间从过去的一至两天缩短至30分钟内,真正将方便留给群众。
探索全流程无纸化,大力节约人工成本
深入探索电子化归档流程和管理规范,使用专线加密传输数据,改变以往需要靠人工转录数据的状况,大力节约人工成本。通过使用新系统,从过去的需要纸质合同、申请等28页纸,减少到全程无纸化操作,切实提升利企便民服务水平。
下一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做深做实品牌建设,将“互联网+不动产金融”创新模式推广至更多金融机构,深入优化“零跑腿、零收件、半小时”的全流程不见面抵押登记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实际行动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专家点评:优化营商环境应当“智慧先行”
营商环境是一种“软实力”。早在新世纪初,吴江曾被台商评选为“投资环境最佳”和“投资风险最小”的“双料冠军”,大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吴江能始终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区)“第一方阵”,关键一招就是不断创新政府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施“互联网+不动产金融”创新服务项目,办理时间从过去的一至两天缩短至30分钟内,这里不仅体现了机关部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为民情怀,而且验证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以智能科技为重点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为优化营商环境插上创新的翅膀。可以说,谁善用智慧科技的创新之力,谁就拥有先发优势、竞争优势。
当前,在开放再出发、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新形势下,要结合“智慧吴江”建设,不断整合政府部门的各类资源,加强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用科技创新硬实力为政府服务赋能,用可推广、可复制的服务机制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赋能,这就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述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沈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