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3月16日 星期日
首页 > 主题讨论 > 正文
深度报道 | 营商环境“快一步” 经济发展“胜一筹”
来源: 吴江发展精神研究专班、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9 21:41

    营商环境“快一步” 经济发展“胜一筹”——吴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之路解析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有利于深化改革、产业升级、全面开放,更有利于提升区域的美誉度和竞争力。一直以来,吴江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比经济发展“快一步”,为吴江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勇立潮头奠定坚实基础。

    ——白手起家 “保姆式”服务招来第一只“金凤凰”

    纵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地图,沿海一线形似一张拉满的弓,长江一线则似一支蓄势待发的箭。而吴江恰巧就在这弓与箭的结合点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勤劳进取的民风,让吴江从来都不缺乏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勇气,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想敢干。同年,吴江开发区就应运而生。1994年,明基电脑落户苏州,而随后14家配套厂落户吴江的消息成了当时街谈巷议热点。作为这14家企业之一的家颖科技,当时就是明基电脑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公司的总经理郭家颖笑称,当时想要吃肯德基,都要让司机开车去苏州市区里买。

    彼时,吴江开发区刚刚起步,要想在一穷二白的田地里把经济发展起来,可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面对一没资金、二没人才、三没经验的现实,开发区人摸着石头过河,全力以赴以服务促招商,以招商促营商,为开发区带来了难能可贵的资金流、项目流。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想要把大同电子引入开发区,我们乘车到上海接客户,在车子上首先送上了一块热毛巾,同时递上了一杯热咖啡。所以他们一看到我们的这种做法,觉得很惊讶。”吴江开发区原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仲健说。

    一个个影响力大、贡献度高的项目在吴江开发区落地,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生长得“枝繁叶茂”,这背后就是上下坚持“项目为王、服务至上”的合力攻坚。这不仅体现出吴江营商环境的优化再优化,也传达出企业对政府服务水平的期待与要求。

    费孝通先生1982年谈吴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就提到“经济很重要,可决定、影响经济的生产有很多其他的社会因素”。这里面的“社会因素”其实指的就是营商环境。尽管营商环境的概念提出相对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就以太湖之滨的工业梦想为依托,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贯穿于招商引资、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监管的全流程。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用行动阐释“顾客至上”的道理。笑脸相迎八方商贾,服务“主动、热情、周到、细致”,既做出了出色业绩,又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安心扎根在吴江发展。

    “吴江经济发展之快一个重要因素,得益于政府一贯实施的打造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投资环境的正确施政理念,各个时期政策都领先到位,为大企业提供按需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区民营经济研究学会会长王剑云说。

    ——大胆探索 政府自我革命破除机制“藩篱”

    2013年11月1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同里镇正式实行“区镇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所谓“区镇合一”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是将开发区与镇合二为一,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区辖镇、镇促区的科学管理模式。

    2013年11月1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同里镇)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议宣布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同里镇实行“区镇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吴江有如此大的魄力实行这样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事情还得从2000年开始说起。江苏吴江汾湖旅游度假区自成立以来,和很多开发区一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到了2000年,这样的发展势头却明显慢了下来。过多的行政审批手续严重束缚着市场活力,由于要镇上、区里两头跑,一件事情要敲好几个公章,甚至有企业抱怨:审批慢成本高,搞来贷款,合同都黄了。为了给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和汾湖镇于2006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采取区镇合一管理模式的地区。

    由于审批、规划、建设等都由相关部门统一把关、规范进行,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从而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学指导相关产业及其配套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更加合理的布局,使土地进一步集约,资金进一步集中,人才进一步集聚,有利于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高效配置。区镇合一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的综合集聚功能,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组团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构筑起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

    汾湖高新区组织人事劳动局局长吴文骏告诉记者,区镇合一后,管委会的职能主要是集中力量抓经济抓发展,办事处则主抓辖区内百姓生活生产的需求。通过融合发展,可以把一些社会矛盾及时发现在一线、处理在一线。

    营商环境的营造,虽然离不开“马上就办”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但关键还是取决于体制的完善改进、机制的进步提升、流程的梳理再造。只有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在体制上“破冰”,在观念上“突围”,打破一些格局束缚、规范政府权力,才能为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创造出最为有利的条件。吴江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跨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不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破立之间为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先机。

    ——对标一流 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新机遇

    干晨亮在我区创业,上个月他来到区行政审批局长三角示范区服务专窗递交材料,准备把公司向上海发展。当天下午,他就在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领到了营业执照,这是吴江发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企业跨省迁移首单。

    以前企业如果要跨省迁移,需要来回奔波于迁出和迁入两地的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至少8个部门,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左右,现在通过长三角示范区服务专窗,企业迁移变更、税务迁移、银行开销户、公章注销等在一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

    “目前,在青吴嘉三地的政务服务自主一体机上,已经有将近1000个事项可以三地通办,并且在各地都设置了一网通办窗口,营业执照、工业许可证等30个企业事项已经实现通办。”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告诉记者。

    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构成的长三角区域,以占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共建跨省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大都市圈”,这是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也是检验各地营商环境的考场。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明确提出打造世界最佳市场环境的目标。作为示范区的组成板块,吴江从此迈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新时代。去年先后推出《吴江区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今年是苏州“营商环境创新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又进入密集施工期,紧跟新形势,吴江出台《吴江区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下称《创新行动》),举措目标提档升级,昂首步入营商环境3.0时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我区用法治之手为企业架起了“防护网”“边界线”和“公平秤”,让营商环境更温暖,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创新行动》将增强企业合同执行力,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简化企业注销和破产程序,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提高招投标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持久工程。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捷的市场环境、保驾护航的法治环境、乐居宜业的配套环境、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离不开“用户思维、客户理念”的坚持,也需要各个部门单位“掷地有声”的坚决落实和“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

    让外面的企业愿意到吴江来投资,让本地的企业安心留在吴江发展。“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多年来,吴江上下同心、持之以恒,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将吴江打造成了所有投资创业者的理想热土。

    ——专家点评

    营商环境:已经较好,还有更好——原吴江日报社副总编辑 杨晓容

    吴江的营商环境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逐步改善的。实事求是地评价,吴江的营商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最大的证明就是吴江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都需要较好的营商环境来支撑。当然还可以从最近揭晓的2020长三角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及排名中证明,吴江在长三角88个区县中,综合排名第9,并获评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在营商环境便捷度排名第5。还可以从市民的各项登记办事,企业在发展中接受的政务服务感受中得到证明。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吴江全区从政府到企业,从执法部门到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实现企业营商环境改革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行政改革,二是司法改革。在转型升级的今天,以拼廉价劳动力、土地单价或是外部环境的粗放要求等要素的供给,已是难以为继,只能通过政府改革,比如放管服,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打造法治环境,打造效率模式,打造便利优先,成为各级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必须解决好的第一项实事工程。

    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一本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摒弃其意识形态偏见,书中通过大量国家案例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好的政治经济法治制度和营商环境,如建立法治、权力制衡,保护产权,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才能惠及更多的人,这应该对我们改善营商环境有所启发。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对标先进地区,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在改进营商环境的长征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是较好,还可以追求更好,终极目标是最好。

    实干创新,打造“融”的创业热土——吴江区委党校副校长 凌晖

    如果把现代化经济体系看作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那么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就如同生态环境一样,是决定这个生态系统发展前景与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多年来,吴江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始终以营商环境先行一步的理念创新服务、推动发展。

    从起步阶段“以服务促招商,以招商促营商”奠定良好营商环境基础,服务企业扎根吴江,当好亲商、安商、富商的“店小二”,到改革攻坚时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破冰突围,当好改革集成、职能整合、矛盾化解的“工程师”。贯穿于其中的,是以“用户思维、客户理念”,推动真诚服务,创新服务。时代在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赢得先机,其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当前,吴江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新时代,更需以“迭代创新、跨界融合、智慧服务”的理念当好“营商环境3.0时代”的“架构师”。

    “实干拼搏”与“创新兼融”,交相辉映于吴江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历程中。吴江人的务实、踏实、诚实体现在干事、创业、服务的风格中,是吴江营商环境所具有的一种定力,在应对时代大变局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而身处长三角一体化“C位”中的“C位”,把“创新”和“兼融”作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动自觉,则是吴江营商环境所具有的一种活力。坚持真诚服务于市场主体的定力,激发创新机制体制的活力,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宽广胸怀,打造“融”的幸福家园、创业热土,将为吴江培育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重要支点,实现“两勇一快”的目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