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 > 吴江开发区 > 正文
【挂职心声】从街道到机关 这位“90后”挂职干部有了“心”体会
来源: 江陵街道党群人事办公室副主任       发布时间:2020-06-10 18:23

    编者按:4月29日,我区启动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暨高质量发展攻坚专班,选派64名年轻干部奔赴“两勇一快”主战场、改革攻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进一步磨砺品质、提升格局、增长才干。一个多月以来,他们在一线岗位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用奋斗标注成长,靠努力实现蝶变。

    为了进一步了解挂职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从本期开始,吴江党建陆续推出系列【挂职心声】,让我们一起关注。

    作为一名选调生,三年前,根据组织安排,我先后在社区、街道锻炼;三年后,再次受组织选派,通过“互培互挂”的形式到区检察院挂职,于我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站在新的工作起点上,只有强化学习、主动融入,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才能收获最大的成长。

    学,然后知不足

    初来乍到的第一个月,我逐渐熟识了新的工作环境,原以为政法系统的同事都会特别严肃沉闷,但接触下来,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势,他们每个人都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我的工作导师热情真诚地给予我悉心的指导,亲自为我制定挂职工作指导方案,从“突出政治锻炼、突出专业磨砺、突出作风养成、突出双向交流、突出情感互融”五个方面要求着手,通过“十个一”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的方式,让我更好地融入检察工作。他还“一对一”进行业务培训,详细介绍单位的工作职能、部门分工、人员分类、职务序列等情况,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没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我,如今在业务性很强的单位工作,我更多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也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学,然后知不足,只有跳出井底,才能看到无垠的天宇,诚然,我还要更加努力。

    融,润物细无声

    挂职伊始,我就在琢磨一个问题:如何在跨单位的交流学习中实现业务能力相互促进、工作作风交流互鉴、优秀品质兼收并蓄。我想学习是首要的,继而应该就是要主动融入,要善于博采众长。

    基层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说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机关工作则更严谨,尤其是在政法系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凡事都要谋定而后动。

    区检察院原本就是江陵街道“一联双管”的结对单位。借着这次挂职机会,征得双方单位领导的同意,5月份,成功推动检察院第二党支部和江陵街道山湖社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开展了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当然,今后如何将检察工作更多融入百姓生活中、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些方面我还要做很多功课。

    思,放眼天地宽

    比起基层,检察院的平台更加广阔,工作的专业性和条理性也都更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入更多自己的思考。

    如何使检察工作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如何强化司法民生保障,服务“六保”、“六稳”;如何加强检察院与企业的党建共建力度,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我的工作导师给我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我的思考有时候会不太成熟,但是在不断学习、思考递进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成长,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近期,我也参加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研座谈会”,会上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上海市院、青吴嘉三地检察院等单位领导高站位的发言让我很受触动、受益颇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欲穷千里目,唯有更上一层楼。只有胸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担当与格局,勇于在风浪中“锤炼自已”,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让我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磨砺,我一定会沉下心来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任事的“宽厚肩膀”,为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