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用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年盛泽人才工作亮点回眸
来源: 吴江高新区(盛泽镇)       发布时间:2020-01-06 14:36

      2019年,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人才部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企业主体,强化市场机制,以高质量的人才工作服务盛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成功挂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2019年,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园内专业园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挂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围绕医疗器械大健康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招才引智。

     G60科创走廊就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下,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这两个交通大通道,由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合肥等九城(区)协同打造的产业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平台。

      据了解,作为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发展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的基础,新兴产业园总规划面积3.26平方公里,紧紧围绕生物医疗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划,将建设以第三方检测机构集聚、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开发制造、生物制药四大领域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与中国生物医药医疗行业项目管理运行机构千年资本健康中国发展基金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已有便携式多功能X射线医学影像系统等 6个项目正准备入驻园区。

      近年来,在持续发展好纺织产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同时,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项目,新兴产业投资比重逐年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扩量增效,努力打造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将以新兴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围绕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自主技术创新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基地。”盛泽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伟红介绍,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将通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平台,积极接轨上海、杭州、嘉兴等九个走廊沿线城市,加大力度招才引智,持续推动更多的优质医疗器械项目落地,吸引更多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在盛泽镇创新创业。

发挥重点企业引领作用

成功获批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2019年,盛泽镇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拉动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求,带动纺织产业集群有效转型升级,由盛虹集团与东华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获得工信部批复,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了解,该中心为“公司+联盟”的组织形式,盛虹集团旗下国望高科与东华大学牵头,联合高性能纤维产业链的9家领军企业及院所作为股东单位,在吴江注册实体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金1亿元,组织了覆盖石化、织造、碳纤维、芳纶、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等行业的26家单位成立创新联盟。

      该中心总体发展目标是不断实现先进功能纤维技术革命性突破,支撑我国纤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纺织及终端制品领域取得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关键核心技术的“发源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地”、科研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中心将分三步走逐渐实现该目标,在2020年,成为引领我国先进功能纤维产业发展的研发机构,支持我国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成为推动我国先进功能纤维产业持续创新的助推器,支持我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到2030年,成为全球先进功能纤维产业顶级创新机构,支持我国产业引领国际产业发展。

      该中心集聚了由行业领域顶尖院士领衔的科学家团队、行业骨干企业,以及覆盖50%以上纺织行业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资源。该中心将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博士后科研工作

大力引进创新型高端人才

      去年以来,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以江苏丝绸星火密集区博士后科研总站和下设16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创新型高端人才,全年引进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流动站博士8人,新申报设站企业5家。

      其中,盛虹集团博士后科研项目于2019年4月正式开题,此次进站的博士后刘庆生是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研究项目为“高强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该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农业种植物,该原料可再生又可降解,是可持续发展的,用它生产的产品也具备环保优点。

      去年12月,恒力集团举行博士后(周建)进站开题报告会,江南大学副教授周建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化纤长丝网络点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经讨论,专家评议组一致认定该课题有很强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该课题是恒力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去年的第三个开题项目。

      同月,吴江市宏源喷织有限公司也举行了博士后进站开题报告会,江南大学博士李忠健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军用迷彩面料颜色测量研究”的开题报告。他说,此次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有sRGB迷彩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的研究、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光谱重建方法研究和研发军用迷彩面料颜色自动测量系统。如何在迷彩面料生产过程中准确无误地测量其数值,并评估其是否符合标准,关系到士兵的生命和战争的胜败。

      此外,豪建纺织、万旺纺织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成功引入博士后。

      吴伟红说,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博士后科研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区前列,尤其在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数量、博士后进站开题的个数,以及研究课题的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对企业来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后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推进了企业自身各项科研工作,培养了高新技术人才,也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加快创新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长三角创业精英相聚绸都

人才品牌服务中心“绸都有家”启用

      去年7月,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举办第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周盛泽分会场活动,包括2019长三角新丝路发展洽谈会和“绸都有家”人才品牌服务中心开馆。

      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王益冰在洽谈会上说,盛泽镇有首屈一指的产业集群、丰富多样的平台支撑、以人为本的政策保障。盛泽镇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力会集海内外精英人才,勇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创新转型示范区。

      洽谈会邀请了海内外创新创业嘉宾68人,签约创业项目13个。该镇深化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纺织类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对接,同时延伸与国内相关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吴江高新区(盛泽镇)“绸都有家”人才品牌服务中心开馆仪式在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举行。仪式上,王益冰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徐恒为“绸都有家”人才品牌服务中心揭牌。

      据了解,“绸都有家”人才品牌服务中心汇集了人才展示、科技创新、政策咨询、合作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服务中心位于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6号楼1楼,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由人才展示区、交流洽谈区、休闲活动区三大板块组成。

      吴伟红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充分利用“绸都有家”人才品牌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注重双招双引

引育专业紧缺人才集聚盛泽

      去年,盛泽镇全年大力引育高端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省双创博士1人、入围省双创大赛决赛1人、姑苏领军人才2人、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3人、区科技领军人才5人、区重点旅游人才1人,申报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1人、吴江区文化人才7人、吴江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35人。

      同时,该镇以恒力集团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成功获批苏州市级基地为契机,联合工会职校,多轮驱动,规模化培养高技能人才,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738人,其中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246人。

      去年以来,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深化引才模式,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引才机构在人才资源配置工作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引才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切实为加快推进盛泽镇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保障。

      吴伟红说,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为精准有效引进专业人才,经过多次研究,制定了社会机构引才荐才奖励办法,目前,已与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等多家机构签订双招双引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吴江高新区(盛泽镇)赴各地积极开展招才引智,举办了“走进天津工业大学 感知绸都盛泽”招才引智推介活动,举行了“智汇吴江”长三角区域人才合作东华大学校园招聘会和江西服装学院第二届校园专场招聘会,组织135家企业赴天津、哈尔滨、江西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名校优生127人,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