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门峡湖滨区:群众选“组织” 扩大基层党组织民主
来源: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08-07-07 13:18
5月上旬,在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中,三门峡市湖滨区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了“三推一选”模式,首次把党组织班子候选人的推荐权扩大到辖区党员、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居民代表,一改过去由党委“伯乐选马”为群众广泛参与的“赛场选马”,这是扩大基层党组织民主的有益探索,这一举措在全国开了先河。
目前,全区22个社区党组织已圆满完成换届任务。新一届班子年龄、文化、性别结构更加合理,配备更加科学,群众更加满意。新选出社区的支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37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7%,社区党支书记与主任“一肩挑”的占41%。
“三推一选”缘何出炉?
“三推一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作模式?
“就是社区党支部委员先由辖区党员、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居民代表三方面推荐产生候选人,再经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湖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伟介绍。
居民事务社会化,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党员逐年增多,还有大量的“单位人”拥入社区向“社会人”转变,这给城市最基层的党组织——社区党支部对党员管理和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课题。
湖滨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卫清波说,长期以来,社区面临着“三低三紧三难”问题:社区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低,群众公认度低,社区单位和商户对社区党组织支持率低;人员紧张,经费紧张,场地紧张;开展活动难,党员管理难,工作推行难。
“推行‘三推一选’模式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三低三紧三难’现状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党内民主,拓宽用人渠道,解决‘三低’问题;二是激发辖区单位、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卫清波是“三推一选”模式倡导者之一。
创新+稳妥
对湖滨区委组织部来说,在社区党组织换届中搞“三推一选”也是个新生事物。
李伟说:“对这件事,我们十分慎重,查阅了大量党内选举方面的理论资料,寻求政策依据。同时,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街道党工委及党员群众对‘三推一选’的意见,寻求基层党委和群众的支持。这两方面工作做好后,我们才进入实质性工作。”
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社区支部换届工作的制度、方案、换届选举程序流程图,并将换届选举工作分为调研摸底、宣传发动、民主推选、党内考察审核、党员大会选举等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规定了实施时间、步骤、办法等,力求整个选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
对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商户来说,这也是个新鲜事,但也是件十分严肃的事。为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社区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召开不同层面的党员、居民代表、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座谈会,通过电子邮箱、短信等方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选举氛围。
该区22个社区共有593名居民代表、296名单位和商户代表参与推荐选举,考察组对支部委员进行人对人、面对面的讲评,与社区485名群众分别进行谈心交流,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区委组织部长李晓波说:“‘三推一选’模式有两大特点:一是扩大了民主度,把辖区单位和商户纳入了选举范围,增加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度,激发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参与热情;二是上级党组织不定候选人,由群众和辖区单位推荐,从程序上将‘谁选’和‘选谁’问题交给了包括辖区党员、单位党组织、商户在内的党员和群众。”
湖滨区委书记宋跃对这件事的理解更为透彻:“这种方式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大尝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政治热情,为广大群众和辖区单位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扩大了民主,增强了干部选拔的透明度,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群众基础更好,群众观念更强,责任意识更强。”
“三推一选”的创新价值
“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新班子的工作状态。”卫清波对新当选的班子大加赞赏。
5月的一天,三门峡市突降大暴雨,车站街道湾道社区大沟底水位上涨,水渠中有大量木头,砖块杂物严重阻碍洪水排泄,大水涌入居民家中,有4间窑洞坍塌,14间平房出现裂缝。关键时刻,新上任的社区支部书记何鹏飞跳进深近1.5米的水渠中,坚持近2个小时带头清理阻碍物,使洪水得以畅通排泄,确保95名居民安全转移,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湖滨区区长杨方成说:“对社区来讲,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可以弥补社区建设人力投入和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的缺陷;对辖区单位来讲,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分享建设成果,可以改善自身生存发展的周边环境,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依托社区走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三门峡市委党校教授高天山是长期从事党建研究的专家,他对湖滨区的“三推一选”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三推一选”是扩大党内民主,构建党内和谐的新尝试。通过“三推一选”,把选拔社区基层干部的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交给广大社区党员、居民,充分尊重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由上级党委定调,再交给党员举手的现象,产生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独特效果。
“三推一选”是改革社区干部任用办法、优化党组织班子和队伍结构的新探索。在社区党组织干部的任用上,如何把组织意图与群众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三推一选”模式由党委组织,群众参与,扩大了社区组织选人范围,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社区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三推一选”这个有效办法,使社区相对分散的条块格局成为“一盘棋”,带来社区党建工作的最佳效益。
目前,全区22个社区党组织已圆满完成换届任务。新一届班子年龄、文化、性别结构更加合理,配备更加科学,群众更加满意。新选出社区的支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37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7%,社区党支书记与主任“一肩挑”的占41%。
“三推一选”缘何出炉?
“三推一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作模式?
“就是社区党支部委员先由辖区党员、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居民代表三方面推荐产生候选人,再经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湖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伟介绍。
居民事务社会化,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党员逐年增多,还有大量的“单位人”拥入社区向“社会人”转变,这给城市最基层的党组织——社区党支部对党员管理和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课题。
湖滨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卫清波说,长期以来,社区面临着“三低三紧三难”问题:社区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低,群众公认度低,社区单位和商户对社区党组织支持率低;人员紧张,经费紧张,场地紧张;开展活动难,党员管理难,工作推行难。
“推行‘三推一选’模式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三低三紧三难’现状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党内民主,拓宽用人渠道,解决‘三低’问题;二是激发辖区单位、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卫清波是“三推一选”模式倡导者之一。
创新+稳妥
对湖滨区委组织部来说,在社区党组织换届中搞“三推一选”也是个新生事物。
李伟说:“对这件事,我们十分慎重,查阅了大量党内选举方面的理论资料,寻求政策依据。同时,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街道党工委及党员群众对‘三推一选’的意见,寻求基层党委和群众的支持。这两方面工作做好后,我们才进入实质性工作。”
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社区支部换届工作的制度、方案、换届选举程序流程图,并将换届选举工作分为调研摸底、宣传发动、民主推选、党内考察审核、党员大会选举等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规定了实施时间、步骤、办法等,力求整个选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
对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商户来说,这也是个新鲜事,但也是件十分严肃的事。为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社区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召开不同层面的党员、居民代表、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座谈会,通过电子邮箱、短信等方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选举氛围。
该区22个社区共有593名居民代表、296名单位和商户代表参与推荐选举,考察组对支部委员进行人对人、面对面的讲评,与社区485名群众分别进行谈心交流,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区委组织部长李晓波说:“‘三推一选’模式有两大特点:一是扩大了民主度,把辖区单位和商户纳入了选举范围,增加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度,激发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参与热情;二是上级党组织不定候选人,由群众和辖区单位推荐,从程序上将‘谁选’和‘选谁’问题交给了包括辖区党员、单位党组织、商户在内的党员和群众。”
湖滨区委书记宋跃对这件事的理解更为透彻:“这种方式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大尝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政治热情,为广大群众和辖区单位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扩大了民主,增强了干部选拔的透明度,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群众基础更好,群众观念更强,责任意识更强。”
“三推一选”的创新价值
“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新班子的工作状态。”卫清波对新当选的班子大加赞赏。
5月的一天,三门峡市突降大暴雨,车站街道湾道社区大沟底水位上涨,水渠中有大量木头,砖块杂物严重阻碍洪水排泄,大水涌入居民家中,有4间窑洞坍塌,14间平房出现裂缝。关键时刻,新上任的社区支部书记何鹏飞跳进深近1.5米的水渠中,坚持近2个小时带头清理阻碍物,使洪水得以畅通排泄,确保95名居民安全转移,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湖滨区区长杨方成说:“对社区来讲,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可以弥补社区建设人力投入和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的缺陷;对辖区单位来讲,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分享建设成果,可以改善自身生存发展的周边环境,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依托社区走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三门峡市委党校教授高天山是长期从事党建研究的专家,他对湖滨区的“三推一选”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三推一选”是扩大党内民主,构建党内和谐的新尝试。通过“三推一选”,把选拔社区基层干部的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交给广大社区党员、居民,充分尊重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由上级党委定调,再交给党员举手的现象,产生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独特效果。
“三推一选”是改革社区干部任用办法、优化党组织班子和队伍结构的新探索。在社区党组织干部的任用上,如何把组织意图与群众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三推一选”模式由党委组织,群众参与,扩大了社区组织选人范围,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社区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三推一选”这个有效办法,使社区相对分散的条块格局成为“一盘棋”,带来社区党建工作的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