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统筹城乡党建资源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来源: 《新华日报》2008年6月30日第4版       发布时间:2008-07-01 14:38

  6月28日,我省50家省部属企业与100家民营企业党组织签定统筹共建活动协议书,约定在未来三年内,通过组织统筹联建、信息统筹共享、活动统筹安排、人才统筹培养、文化统筹交流、经营统筹合作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党组织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这是国内第一次把国有企业党建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标志着我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有了突破性进展。据了解,到今年8月底前,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全省将至少有1000家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统筹共建。在此基础上,各市、县(市、区)也将积极探索国有改制企业与原生态民营企业党组织开展统筹共建的方法和途径。

适应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党的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层基础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提出要建立推进与保证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新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贯彻这一要求,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夯实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近几年来,江苏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创新思路,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党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党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增多,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十七大的部署,以统筹的理念和方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布局调整。一方面,要扩大覆盖面,做到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群众流动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2到3年的努力,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由目前的28.8%提高到50%。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适应城乡一体化新趋势,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社区化管理新模式;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城市社区、开发园区,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构建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促进党建资源的整合与统筹,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解答好这道课题,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启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就是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探索。

挥洒特色谱新篇
——江苏国企党建五年强基路

  江苏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万亿元,在岗职工140多万人,其中党员32万人,党组织1万多个。江苏省委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同志要求把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落实到巩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上。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按照省委领导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努力使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5年来,江苏始终注重以开放式培训提升素质、以数字化党建强化管理、以特色性文化凝心聚力、以人性化服务促进和谐,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具有时代特点、江苏特色的国企党建之路。
  特色一:服务水平靠 开放培训来提升
  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是新形式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中央“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指示精神,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进一步树立开放式培训理念,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体,向高校、境外和社会培训机构延伸的立体化、开放式培训网络;坚持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广创新论坛、案例分析、网络教学等方法,推动传统教育向开放培训转变;大力拓宽培训领域,组织国企党务工作者走出过门,引导企业领导人员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把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也是开放式培训的题中之义。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以学《党章》、学《公司法》为主题,举办“双学”培训班,对全省国企党务工作者进行“双料”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党务人才。同时,拉开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大轮训的序幕,推动党务工作者学经济、学法律、学管理。5年来,全省轮训国有企业党务干部1.2万人次,党务工作者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特色二:日常工作靠 完善机制来推动
  工作靠机制来推动,管理靠机制来完善,江苏近年来一直把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4年以来,江苏在国有企业不断探索用数字化的理念指导规范化建设,运用科学管理模式,使党建目标定量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实施过程规范化、绩效考核精细化。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分解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完善了“党委决定、程序表达、体现主张、依法决策”的规范流程,较好地解决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问题。
  省委组织部在推广数字化党建的基础上,对全省国有企业党组织推行了以“有地位、有能力、有保障、有作为”为主要内容的“四有”目标管理,通过细化考核细则、强化量化管理,使党组织工作有目标、努力有方向、管理有依据,有力推动了全省国企党建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特色三:先进行为靠 信仰信念来支撑
  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近年来,江苏国企党组织将先进性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用文化的力量来聚神铸魂,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党的信仰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无悔追求。
  今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大半个中国,断电、停水、交通受阻……南京地区发布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信号。正值春运高峰的南京空港上,到处都有共产党员抗雪灾突击队的身影;指挥员的嗓子嘶哑了,仍在发出清晰明确的指令;飞机维护人员胳膊累得抬不起来了,扔在暴风雪中一丝不苟地工作;运送旅客的汽车司机眼睛红肿疼痛难忍,却没有停下滚滚车轮;服务人员用带着倦容的微笑,抚平了旅客的怨气和烦躁……在那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中,禄口机场安全保障航班1300多架次,运送旅客近13万人,创造了在大暴雪中不停航的纪录。信仰坚定了信念,信念创造了奇迹。
  把企业当家业来对待,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这样的人和事,在江苏国有企业中随处可见。靠信仰信念的支撑,近年来,全省涌现出近千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无不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特色四:党性要求靠 人性关怀来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国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把党性要求和人性需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和人性化关怀的时代魅力结合起来,注重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激励人,用服务凝聚人,用环境培育人,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江苏海外企业集团公司行业特殊,大批员工常年驻外。公司为驻外人员办理意外安全保险,定期对他们进行医疗体检,几年来被公司提拔任用的年轻党员中,80%都来自一线艰苦的岗位。为帮助员工解决突发事件,公司设立了“爱心”基金。海外服装公司一名员工的孩子患了鼻癌,党委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病床边,第一时间送上“滚烫”的2万元钱,第一时间帮助联系手术事宜,孩子及时得到了治疗。
  点点滴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精神、物质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党员群众真切感到党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换来的是员工对失业的执着、对企业的忠诚。
  春华秋实,有耕耘必有收获。经过5年的努力,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了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特色发展的轨道,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搭起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新平台

  在新形势下,国企和民企在党的建设方面面临着同样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发挥核心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在工作机制、思路、路径、载体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规范的党建机制。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省委组织部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更加注重统筹整合资源、更加注重融入企业管理、更加注重突出人才战略、更加注重创新企业文化。
  这六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亟待走出传统的“内循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去审视、谋划自身定位,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
  与此同时,随着江苏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建立起党组织。仅去年一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就有7000家。这些新经济领域中的党组织,由于建立时间短,缺乏党务工作骨干等原因,大部分党建基础非常薄弱,迫切需要一套成熟规范党建工作方法,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经营优势,把党建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基于现状,省委组织部率先在全国推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合作共赢的平台。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负责人说,通过这个平台,民营企业可以共享国有企业的优质资源,国有企业则可以从民营企业灵活机动的内在管理机制中汲取营养。签订共建协议的企业大多产业关联、行业相通,有的甚至分处产业链的上下游,有较多共同语言。通过党建这条纽带,国企、民企可在发展上将进行更多的资源互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融合提升。
  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为突破口,省委组织部将充分整合党在各个领域的组织资源,打破城乡、条块、地域界限,加大统筹共建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