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牢记使命 积极引领全省创新格局——一论答好“创新四问”
来源: 《苏州日报》2016年11月30日01版       发布时间:2016-11-30 13:24
  当下的苏州,正涌动着创新的澎湃热流。
  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省党代会苏州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创新向苏州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天,“创新四问”在苏州干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市上下正在形成热议创新、奋力创新的浓厚氛围。
  答好“创新四问”,事关江苏发展全局,影响苏州未来前途。而答好这四道“必答题”,首先得清醒审题,领会题意。
  “创新四问”中,既有着眼苏州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路,也有指导苏州具体实践的可行性路径。其中,第一问“在全省创新格局中,苏州怎样发挥引领性作用”是总要求,也是苏州创新发展必须牢牢锁定的目标和方向。
  “江苏创新要在全国领先,苏州首先要冲在全国第一线。”“苏州的创新不是一般意义的创新,而应该是引领性的。不仅是全省的创新高地,应该成为全国的创新高地。”这是省委对苏州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扛起这份责任和使命,苏州有底气有信心。近年来,苏州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综合实力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国城市第四……
  不过,面对肩头的担子,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同深圳、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苏州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譬如,研发投入特别是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资本市场还不够活跃,尤其是苏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譬如,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一半还不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深圳超过我市3000多亿元,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花更多的气力去攻坚克难。
  因此,当前对于苏州来说,如何才能更有力地扛起省委赋予的使命担当,更好地引领全省创新格局?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和突破的大课题。
  首先,要打开视野,跳出江苏看苏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深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杭州滨江等地,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紧盯这些同类标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动向,多学多问,对标找差,学习精进。
  其次,要明确路径,突出产业创新。目前,苏州在纳米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发展势头比较好,但叫得响的企业还不多,特别是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品牌。下一步,我们要在培育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上下更大功夫。各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产业创新的集中突破。
  再次,要真抓实干,重在贯彻落实。创新只争朝夕,成效关键在落实。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开展“创新四问”活动,广泛组织领导干部、科技人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对标找差、建言献策,集全市之力问出创新的好思路、好举措、好成效。各地各部门要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做好创新的顶层设计,迅速制定方案,分解细化任务,并加快推进苏州已推出的创新驱动发展“3+1”政策文件等。
  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牢记责任,瞄准方向,实干担当,苏州定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科技创新的过硬成果积极引领全省创新格局,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