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2016吴江区技能状元大赛·吴江工匠传统技艺展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11月25日08版       发布时间:2016-11-25 09:23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显示“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吴江精工细作的历史悠久,能工巧匠辈出,至今还找得到像“匠人港”那样的地名。古代历史上,吴江的著名工匠有农学家陆龟蒙、造园专家计成、天文学家王锡阐、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等;近现代中,有我国蚕丝教育奠基人郑辟疆、中国家蚕育种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孙本忠、中国近代统计学奠基人之一金国宝、“是医国手”金诵盘、中国水墨动画片创始人之一钱家骏等。
  进入当代,吴江又有大批新型技能人才不断成长。发掘匠人、品味匠心、传承匠品、弘扬匠神,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发扬的使命。
  11月26日将举行的2016吴江区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会场,一批来自各区镇的民间工匠将向人们展示各自的绝活。他们的精湛手艺必将与现代工业技能相映生辉。在他们身上,我们能体悟到一股积极向上、不断超越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今年技能大赛的亮点之一。
  当前,吴江正实行“先进制造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的战略方针,先进制造业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前沿,但其从未远离过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人将之总结为十六个字——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守正创新。这些要素点明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因此,工匠精神并非是业界模范的特有殊荣,各行各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价值的普通个人都能成为工匠精神的诠释者。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管子曾提出  “夫欲得天下者,必先得人”的论断,这句话一直被奉为管理界的至理名言,从哲学角度讲,它说明了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这其中更包含的是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更是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坚定气质与坚守。
  秉承工匠精神“坚定、踏实、求精、创新”的灵魂,走好我们技艺传承中的每一步。在经济转型时期,对吴江来说,这会带来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向心力,助推吴江在世界经济浪潮中不断前进,从而打造更多质量过硬的、可与世界名牌相抗衡的“吴江品牌”。
  蔡霞明  传统技艺:缂丝
  蔡霞明是太湖新城(松陵镇)引进的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国内其名的优秀工艺名家。今年上半年,她的“蔡大师缂丝工作室”落户太湖新城(松陵镇)的旗袍小镇,将在吴江传承她的缂丝与刺绣工艺,让人感知慢工中饱含的温情。
  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品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历来多为皇家宝藏。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缂丝画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之一。
  蔡霞明从事缂丝、刺绣行业至今已有30多年,曾任职的长桥缂丝厂,是苏州三大缂丝厂之一。她一直跟随厂长莫忠英学艺,并经常向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王金山取经。上世纪80年代,缂丝在苏州盛行,以缂丝工艺织造的和服腰带大受日本好评。她曾多次与缂丝大师王金山一起,被邀请去日本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会和进行缂丝现场表演,日方认定她为缂丝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缂丝这门传统手工艺陷入规模化发展的瓶颈。2005年,蔡霞明创办了蔡氏织绣庄,缂丝向收藏品、工艺品方向发展。2015年,耗时6年,由3个女工织造的缂丝十二屏风《群仙祝寿》震惊苏州。该巨型作品长5米,高2.2米,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艺博杯金奖。蔡霞明的缂丝获奖作品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蔡霞明注重缂丝的传承和传播。2007年以来,她通过网络招收学徒,只要愿意学习缂丝工艺的人,她都愿意倾囊相授。现在她已有女工徒弟40多人。同时,为了传播缂丝,她还创新制作很多延伸产品,将缂丝用在女士包、鞋子及家纺用品上,让更多人认识缂丝。(张燕)
    盛亚荣  传统技艺:手工旗袍
  明朝中期,盛泽镇已有了蚕丝织造。到了民国时期,盛泽镇有钱人家的女子都以穿蚕丝旗袍为美。手工旗袍制作技艺开始在盛泽民间流传。
  盛泽人盛亚荣上初中的时候,曾经看到自己的外婆在家里自制大襟衣服,其中,老人家手工制作的精美盘扣和传统上浆、木炭烙铁熨烫等场景,都深深印在他脑海中。当他成为苏州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后,他更加迷恋旗袍的精美制作工艺,决定把传统服饰文化发扬光大。
  “旗艺”品牌应运而生,落户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服装设计师,盛亚荣向上海的老师傅学习古老的旗袍制作工艺技法,通过学习、交流、探索、创新,盛亚荣把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制作工艺巧妙融合,为蚕丝旗袍的未来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他的创作灵感也不断被激发。
  盛亚荣和他的团队制作的旗袍属于高端手工定制产品,每一副盘扣都有一个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寓意。为了制作好一个盘扣,他有时候会花费好几天时间去思考和创作,目前已把盘扣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推上了入框展示的平台。盛泽手工旗袍无论用料、制作、款型等都走的是高精尖路线,展示了旗袍站在未来时尚前沿所必备的端庄典雅高贵的气韵。
  盛亚荣目前已经收了几名热爱旗袍服饰的徒弟,有中年妇女,更有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今后还打算举办培训班,把盛泽镇的手工旗袍传承下去,打造属于中国的传统服饰舞台。(方芳)
  沈福珍  传统技艺:蚕丝被制作
  在震泽蚕丝被企业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沈福珍,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人,蚕丝被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震泽镇蚕丝被产业的创始人,蚕丝被行业的领路人,人们尊称她为震泽“蚕丝被之母”。
  上世纪80年代,沈福珍有幸遇到了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老师。在费达生的循循诱导下,沈福珍的制丝技能不断长进,并且两人很快结成了“忘年之交”。
  1992年,民营企业破土而出,沈福珍租用了震泽勤幸村5间简陋的仓库作厂房,租赁了茧丝市场3平方米的摊位,生产、销售了震泽镇第一床以“慈云”命名的蚕丝被。从此,将震泽地区千古以来传统家庭制作蚕丝被模式引入到企业机制的轨道,开启了蚕丝被行业的先河。
  多年来,沈福珍不断创新蚕丝被制作工艺,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五项和外观专利七项,其中两项获得全国丝绸新产品金奖,一项获得江苏省新产品金奖。慈云蚕丝也从单一的只生产蚕丝被发展到以生产蚕丝被为主的多品种真丝家纺产业链。
  沈福珍常说:“企业做大了,工艺进步了,但不能急功近利,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能不能丢,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沈福珍不但说了,而且这样做了。从2007年起,沈福珍花了800多万元,建立了慈云蚕丝陈列馆、销售大厅、非遗蚕丝被制作技艺基地,以展示太湖流域蚕丝文化、蚕丝被非遗传统技艺和丝绸系列产品,并进行多层次的人员培训,让人们体验非遗蚕丝被的操作流程。沈福珍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女儿周佳园,也带领许许多多的震泽人继承传承非遗蚕丝被。(史亚玲)
  计建明  传统技艺:剪纸
  计建明1969年出生于古镇同里。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复员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喜欢剪纸的他,放弃自己的工厂,随师南派排剪艺术家陈南君先生,全心投入于剪纸的学习及创作。2001年,在退思园内创办“剪南春”剪纸工作室,从事专业剪纸研究。
  多年来,计建明独创作品数百幅,均申获版权登记证。自2009年起至今每年为地方邮政提供生肖邮戳图案。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作品展览及现场表演。2011年元宵,应邀参加央视“锦绣盛世闹元宵”晚会并现场剪纸《兔年大顺》。2013年3月,应邀随同领导出访法国作现场剪纸。作品《大双喜》、《同里三桥》、《同里退思园》等分别荣获国际、国内剪纸大奖。
  计建明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同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州市民间工艺家。(孙跃勤)
  薛祥娜  传统技艺:中国古船制造
  今年51岁的薛祥娜是桃源镇的一名古船制造工匠。出生木匠世家的薛祥娜,受爷爷熏陶,从小就对手艺活非常感兴趣。而其父亲在生产队负责木船制造的经历,让他与中国古船结缘。
  在桃源家具厂工作时,薛祥娜结识了苏州一中的一位老师,由此开始学习专业的古船制作工艺。1998年,薛祥娜注册成立了吴江区桃源新桥船模工艺厂,带着两名徒弟开始将兴趣发展成事业。
  薛祥娜制作的船模都是按照古船的原始尺寸进行同比例缩小制造而成,每次制作前,他都要查询大量历史资料,请教权威专家,有时还会远赴外地,拍摄相关照片,尽一切可能还原古船原貌。虽为船模,但龙骨、底板、舱壁、桅座、肋骨、外板、舷樯、甲板等样样齐全。
  这么多年来,他制造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名船:有书本、电视中才会出现的唐代的海鹘船、宋代的汴河客船、明代的郑和宝船、清代的广东水师战船,也有我们较为熟悉的苏州太湖的七桅船、嘉兴南湖的红船等。20年的坚持让薛祥娜成为桃源乃至吴江的船模达人,中国古船船模研制中心聘请他为特约制作员。
  如今,薛祥娜打算制作完成200种不同的古代船模。对于丈夫的付出,做妻子的也在背后默默支持,包揽下了加工风帆这类针线活。多年来,夫妻俩合作制造的古代船模已有不少被国内博物馆收藏。
  薛祥娜有个梦想,就是开一个船模文化博物馆,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水运文化。(徐飞悦)
  冯阿兴  传统技艺:木雕
  冯阿兴,七都镇丰田村人,今年67岁。
  17岁师从当地有名匠人吴善忠,学木匠,主要为当地村民婚嫁做嫁妆。期间结识了在七都以木器雕花为生的东阳人王晓东。当时,冯阿兴把做好的家具拿给王晓东,让其在上面雕花,使家具更美观、上档次。渐渐地,他感觉靠王晓东一人雕花忙不过来,甚至会耽误客户,于是萌生了学木雕的想法。
  22岁开始,他一方面学习王晓东的技艺,一方面自己揣摩改良。这一学便一头扎了进去,竟然越学越有滋味。床、梳妆台、桌椅、大小橱柜等,都成了他的作品。冯阿兴认为,东阳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有1000多年的木雕历史,王晓东师傅的雕刻就是典型的“东阳派”,即以平面浮雕为主,雕刻时层次多、装饰多,且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自己能学到这一门技艺,真是三生有幸。
  以前,冯阿兴都是靠手工制图,速度较慢。后来他学习电脑,学会了CAD制图,这为他将这项传统手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但他认为,为了保证产品的精细,一些细节之处必须还要靠手工修复。
  他的很多作品,如官帽椅、画桌等都被有识之士收藏。
  如今,他把他车间里的10多个工人都看作“徒弟”,他说,学得最好的是他的女婿王建荣,孙子今年19岁了,大学毕业后准备把这手艺传给孙子,可喜的是,孙子也很乐意学这“行当”,可以后继有人了。(韦利红)
  姚茂江  传统技艺:湖笔制作
  姚茂江是桃源人,从事湖笔制作40多年。作为桃源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60岁的他至今还在坚守着这门技艺。
  湖笔必须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12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120多道小工序。在众多工序中,以择料、水盆、结头、择笔4道工序要求最高,最为讲究。姚茂江秉承“精、纯、美”的准则,全套工艺自己一个人操作,生产出的湖笔具有“尖、齐、圆、健”的特色。
  桃源盛产湖羊,原来开有湖笔厂,姚茂江就在厂里制作湖笔。每个工匠一般负责一道工序,但姚茂江学会了制作湖笔的全套工序。他师从目前99岁的湖笔制作大师宋锦康,遇到难题时,至今还会在电话中向居住在上海的宋老讨教。
  桃源湖笔的利润不高,制作非常繁琐和辛苦,经常累得腰背酸痛,脖子疼痛。姚茂江曾经收过徒弟学习湖笔工艺,但最终他们都没了兴趣,离开了。姚茂江说,湖笔制作坐下来就不要讲用时多久了,要真正掌握湖笔制作技艺,需要耐得住性子。
  姚茂江喜欢这门技艺,并坚持做好每一道工序。对他来说,制作湖笔需要具备匠人精神,他希望自己制作的每一支湖笔,都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方芳)
  朱阿二  传统技艺:箍桶
  朱阿二是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杨文头村11组的工匠,毕生以箍桶为生。
  朱阿二家的后院,总是弥漫着木头的清香。圆刨、削刀等各式各样的工具摆满了桌子,一摞摞大大小小的洗脚桶、粉桶等堆满了角落,这就是朱阿二的工匠坊。
  朱阿二今年68岁,他13岁时跟着父亲学习箍桶手艺,成为了一名箍桶匠,一直做到了现在,已整整做了55个年头。
  据悉,木匠手艺中有“方木”和“圆木”之分。学“圆木”的擅长制作脚桶、粉桶、马桶等圆形的木制生活用品。过去由于农业需要手工劳动,家庭卫生设施比较简陋,老百姓家中许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依靠擅长“圆木”的木匠(即箍桶匠)来做。
  如何把原木料做成圆形或椭圆形,需用上几何原理,其中不能有一点差错,这也是“圆木”工艺中比较难的地方。走上箍桶匠之路的朱阿二时常总结箍桶这门手艺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他也因此在汾湖及周边地区出了名。
  随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来临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件的粪桶、河泥桶、木桶早已淡出,而洗脚桶、园盘、粉桶还是很受市场欢迎。还有,由于受传统婚俗的影响,近年来青年男女结婚,很多家庭都要备小件的子孙桶、小水桶、小脚盆等,放在新房中做摆设,讨个吉利,所以周边还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叫他制作。与大件比,小件做起来更费劲,因为小件更需注重细节,内部制作更难下手。
  如今,让朱阿二无奈的是,他琢磨和改进了半个多世纪的手艺活,缺少传承,至今他还没有收到满意的徒弟。所以他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能收几个徒弟,让这传统的工匠活能发扬光大。(胡永昌)
  钮金良  传统技艺:木梳制作
  钮金良是桃源镇的木梳制作巧匠,今年66岁。从他太公那代开始,钮家就从事木梳制作行当,十三四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梳子,钮金良成为了家里的第四代梳匠。
  其实,早在清朝时期,桃源镇青云社区梵香、陶墩一带就已经有制作木梳的小作坊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云木梳”打出了自己的名气,像钮金良一样从事木梳制作的有3000多人。那时候只要见到胸前挂着个小竹匾卖木梳的,十之八九是青云人。
  手工做梳子细致又繁琐,非常耗时,要经过段料、锯坯、抛坯、出口、划样、开齿、藏、剔齿、方、绕背、抛光、上油等18道工序才能完成。像钮金良这样的熟练工,一天最多也就做两把木梳。但老钮相信,靠手艺吃饭不会错。
  2000年,钮金良凭借丰富的经验,潜心研究,成功将木梳技术运用在牛角上,制作出手工牛角梳,备受欢迎。2011年3月,钮金良被命名为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钮金良希望木梳制作这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手艺能在不断改良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徐飞悦)
    张雪江  传统技艺:箍木桶
  张雪江是土生土长的震泽人,也是震泽镇远近闻名的箍桶师傅。今年70岁的张雪江箍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技术精湛,做的木桶不仅美观,而且紧密不漏水,十分耐用。
  1975年,张雪江跟随南麻一个叫吴阿祥的师傅学习箍桶手艺,从刨、凿、锯等箍桶基本功学起。3年学徒生涯结束后,张雪江掌握了扎实的箍桶工艺,之后便开了一家箍桶店经营至今。完整的箍桶流程遵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步骤,共有40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滴水不漏。箍桶匠的手艺高明之处就在于,不靠胶水就能让木条与木条之间严丝合缝。而木条的弧度及切口的角度是最难掌握的技术。
  箍木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选用木材做容器成为普通百姓最明智的选择。原先,震泽镇有12家箍桶铺,箍桶师傅有100余人,箍桶算得上是个热门职业。后来因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逐步替代了木制品,许多箍桶师傅都转行了。唯有张雪江,对这门手艺始终放不下。
  由于箍桶比较辛苦,钱赚得少,鲜有年轻人愿意学,因此箍桶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困境。如今,张雪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收个关门徒弟,把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史亚玲)
  张巧凤  传统技艺:四季糕点
  5年前,张巧凤做的麦芽塌饼在平望老街一炮而红,一度创下一天卖出2000多个的辉煌战绩。
  年过五旬的张巧凤,打小就对做各种糕点极有天赋,加之在糕点厂10多年的时光浸淫,花样繁多的糕点手艺在她手里被锤炼得炉火纯青。退休后,张巧凤的手也没闲着。根据时令节气,麦芽塌饼、青团子、肉月饼、花生丁等令人垂涎欲滴,盛满美好记忆的江南传统糕点成了她最得意的作品。
  手艺人的手艺靠的是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艰辛和不厌其烦,就像张巧凤在清明时节做的麦芽塌饼一样。虽然麦芽塌饼所需的原料都是家常的,但准备过程却颇为辛苦。每天凌晨,张巧凤就要去地里寻“草头”,因为“草头”非常苦,不能直接食用,所以要将“草头”焯水。淘洗干净的米先晒干再磨成粉,而麦芽则要耐心等待发芽、晾干后再加工成粉。豆沙要把赤豆炒熟煮烂后,淘洗成细豆沙才好用。所有繁琐的工序需要的只是一份对糕点制作虔诚的心。
  “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还伴着一丝野菜和芝麻的清香。”这是食客们对张巧凤做的麦芽塌饼的评价。
  寒风渐起,现在的张巧凤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剥核桃,炒花生、芝麻,准备制作芝麻花生糖、芝麻核桃糖了。闭上眼闻一闻,久违喷香的味道仿佛正悠悠传来…… (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