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 > 吴江开发区 > 正文
打造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第一站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11月24日06版       发布时间:2016-11-24 09:33
  吴江开发区加快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施展才华提供新的舞台。
  11月12日,2016江苏省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大会在吴江开发区举行。以此为契机,吴江开发区正努力打造成为台湾人才到大陆就业创业的第一站。此次人才交流大会由2016江苏省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2016江苏省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论坛、2016江苏省海峡两岸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三部分组成。活动中,“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苏台(吴江)两岸人才交流中心”、“江苏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先后举行揭牌仪式。
  今后,吴江将依托这些创新平台,发挥两岸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结合产业对接带来的对台湾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建立两岸人才往来的便利机制,制定更加灵活的对台人才政策,努力营造符合国际惯例和两岸实际、满足台湾人才需要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更好的台湾人才到大陆创业发展,形成一个有规模、高层次的台湾人才集聚区。
  促进交流 引导两岸人才创新创业
  2016江苏省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大会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指导,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吴江区人民政府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活动旨在吸引和集聚更多海峡两岸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参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深化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为有中高级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交流洽谈服务。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张世宏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此次交流大会是对台湾青年关切的具体回应,是促进台湾青年与大陆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有益尝试,也是拓展台湾青年大陆就业渠道的大胆探索,对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陆各地、各部门都很重视台湾青年的愿望,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努力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工作或生活创造条件。许多的台湾青年在江苏大展拳脚、追逐梦想,江苏也逐渐成为台湾青年谋求个人发展的热土。
  他还指出,当前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有三个有利的条件,一是空间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近年来大陆就业整体形势保持稳定,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对促进就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二是基础好。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陆续地出台一些有利于台湾青年在大陆工作生活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三是平台多。去年以来,国台办在12个省市授牌设立了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2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示范点,其中江苏占8个,在大陆各个省市中居第一位。据统计,共有3500多名台湾青年在这些地方就业创业,有2万多名两岸青年参与基地或示范点举办的各种活动。
  作为东道主,吴江区委书记、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梁一波也在活动开幕式上推介吴江。他介绍了吴江的区位优势及发展成果,他指出吴江是一片实力雄厚、活力充沛、潜力巨大的发展热土。吴江有“三多三好”,一是古镇多,湖泊多,森林湿地多;二是区位好,产业好,人文好。梁一波还提到了台湾人才对吴江发展的重要贡献,希望通过“苏台(吴江)两岸人才交流中心”这个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创新创业精英来吴江投资兴业、大展宏图。
  为了全面深化与台湾知名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台湾优秀人才和智力资源,吴江还决定成立“两岸人才交流中心合作联盟”,并邀请台湾知名大学校友会、全省部分台协和重点企业作为成员单位。开幕式上,首批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和首批台湾专业服务机构在现场接受了邀约。
  共筑未来 服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
  位于吴江开发区的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今年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中达电子以“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为平台,在面向两岸高校征集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方案的同时,积极吸引台湾青年技术人才在苏州乃至全省实习就业,三届大赛共吸引近200名台湾青年参赛,海峡两岸的高校先后组成170多支参赛队参加比赛。
  基于这个示范点的影响力,吴江开发区进一步发挥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苏台(吴江)两岸人才交流中心”和“江苏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创设,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吸引人才的政策,大力推进对台经贸和人才交流,集聚更多海峡两岸“高精尖缺”人才智力资源,打造形成梯度协调、活力迸发的金字塔式人才结构,以服务链优化创新链,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心”和一个“基地”的落脚点,吴江开发区拥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产业、人才、平台等优势条件,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精准施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资源共享 促进企业与人才双向选择
  11月12日上午,吴江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江苏省内首次大规模的两岸青年人才招聘会。参与交流洽谈者主要是大专以上学历、有较丰富经营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的两岸青年人才。
  据统计,参加此次招聘会的省内企业共有282家,为两岸青年提供中高层经营管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位1473个,岗位4269个。从主办方统计的数据看,参与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台湾青年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有800多名台湾青年和在苏部分高校就读的台湾大学生参加了现场招聘。
  招聘会体现出“高学历、高技术、高薪资”的“三高”特点。“我是通过台客生活网了解到这次活动的,想来应聘策划、行销等职位,有一家企业有提供做小镇策划方面的职位,我觉得很有意思。”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的汤蕙华说,她目前在上海工作,才刚到苏州的她对这里印象很好,“我觉得苏州环境很优美,人很友善,这次招聘会可选择的职位也很多,我已经投了10份简历了。”
  也有不少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会,“我们是自发组队一起来的,我们团队里还有成员是特地从台湾坐飞机过来参加招聘会。”在南京大学做交换生的台湾大四学生子苓认为,台湾学生来大陆就业创业,主要是看个人意愿,是否愿意接受挑战。从台湾专程来参加招聘会的一名本科学生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台湾学生选择直接报考大陆的高校,选择在这里完成学业,并留下来工作。这个群体,非常希望通过海峡两岸青年人才招聘会这种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招聘会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邀请台湾青年漫游同里古镇,感受诗意江南。不少台湾青年第一次来到吴江,纷纷对吴江绝佳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热情周到的人才服务点赞。
  广受关注 以实践回应人才需求
  吴江在此次人才服务月期间举办的两岸人才交流活动,搭建了苏台两岸人才交流平台,吸引了海峡两岸媒体和部分海外媒体的关注。活动举办当天和后续几天,海峡两岸的近20家媒体相继刊发报道和转载新闻。除央视以外,中国新闻网、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大公报》、《亚太日报》、今日台湾等都对本次活动做了报道。
  300多家企业和千余名台湾青年人才近距离与吴江接触的新闻报道还在11月15日央视《海峡两岸》栏目播出。
  作为本次招聘会的承办单位,吴江开发区还配合线下招聘会,自主开发了一套线上招聘软件系统。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可以在线收发简历、管理简历和发送面试邀请。这一系统将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线下招聘会变成了可持续的线上招聘平台。截至11月23日,已有1153名两岸求职者在线上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271人完成初步面试,已(拟)录用人才93名。
  招聘会现场,主办方还邀请了一些招聘服务机构,通过他们的人才数据库,点对点地邀请有就业需求的青年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岗位匹配服务。这样的活动宣传及配套服务,也充分回应了青年人才的实际需求,实现了精准的有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