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找到“家”
来源:
《苏州日报》2008年4月9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8-04-15 08:09
在苏州,为数众多的外来流动党员将享受到更优质便利的管理与服务。在近日召开的苏州全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苏州市委决定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实施“温暖计划”,通过纳入管理、教育扶持、安居乐业、维护权益、和谐共建、先锋实践等六项创新举措,让流动党员在各级党组织中感受到“家的温暖”。省基层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焦建俊,市委常委、苏州市委组织部长王立平等出席会议。
这六项新举措包括:苏州市将在外来人口信息登记采集中将流动党员编入党组织,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各级党组织将主动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经常性教育范畴,通过上党课、发放学习资料、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同时,按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协助做好流动党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工作;在市和县级市、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
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定点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参加就业推荐;在流动党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基层党组织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由相关部门提供劳动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工商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帮助;对生活有困难的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等等。
近年来,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员接近600万,外来流动党员也日趋增多。目前,苏州全市已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97个,管理流动党员2357名。为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管不到”的难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寓教育、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实施“温暖计划”的意见》。王立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苏州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面推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管理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做好流动党员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探索,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员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会上,苏州市12个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与安徽、浙江、青海等6省部分市、县的12个组织部门举行了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签约仪式。会议还向部分流动党员党组织赠送了电教设备和学习材料。随后,焦建俊、王立平等还共同为平江区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平江区党员服务中心揭牌。
这六项新举措包括:苏州市将在外来人口信息登记采集中将流动党员编入党组织,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各级党组织将主动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经常性教育范畴,通过上党课、发放学习资料、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同时,按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协助做好流动党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工作;在市和县级市、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
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定点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参加就业推荐;在流动党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基层党组织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由相关部门提供劳动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工商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帮助;对生活有困难的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等等。
近年来,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员接近600万,外来流动党员也日趋增多。目前,苏州全市已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97个,管理流动党员2357名。为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管不到”的难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寓教育、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实施“温暖计划”的意见》。王立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苏州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面推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管理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做好流动党员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探索,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员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会上,苏州市12个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与安徽、浙江、青海等6省部分市、县的12个组织部门举行了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签约仪式。会议还向部分流动党员党组织赠送了电教设备和学习材料。随后,焦建俊、王立平等还共同为平江区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平江区党员服务中心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