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灌出的党建果实更丰硕——记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黎里镇东联村党委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6-08-29 22:11
8月13日上午9点,艳阳高照。
在35℃的高温下,黎里镇东联村的十几名党员跳上小船,分片分组,在河道里捞起了水葫芦。
“这是新村党支部在微信群里发起的党员活动,尽管气温很高,但党员同志参加的热情更高,不仅有老党员,也有新党员。”东联村党委副书记朱建国告诉记者,“这两年村河里水葫芦泛滥,群众要求改善水质的呼声很高,所以,今年东联村党委把治理水葫芦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其实,早在8月初,东联村党委已经开展过一次治理水葫芦的党员活动。
在35℃的高温下,黎里镇东联村的十几名党员跳上小船,分片分组,在河道里捞起了水葫芦。
“这是新村党支部在微信群里发起的党员活动,尽管气温很高,但党员同志参加的热情更高,不仅有老党员,也有新党员。”东联村党委副书记朱建国告诉记者,“这两年村河里水葫芦泛滥,群众要求改善水质的呼声很高,所以,今年东联村党委把治理水葫芦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其实,早在8月初,东联村党委已经开展过一次治理水葫芦的党员活动。
党员作表率
答应群众的事情必须要做到
答应群众的事情必须要做到
今年60岁的许菊根,是东联村枫里桥自然村的党员中心户。
对于党员中心户这个身份,老许有着自己简单朴实的理解。
“村里有事了,我们负责告诉群众和其他党员同志;群众和其他党员同志有想法了,我们负责告诉村里。”许菊根说,治理水葫芦的要求,就是村民通过他反映到东联村党委的。“也就这两年的事情,到了9月份左右,水葫芦就开始疯长,天冷后,腐烂的水葫芦沉到河底,整条河都有些臭味。”许菊根说,他将群众要求治理水葫芦的想法反映到村党委后,村党委立即展开了行动。
“只在河中央留一道小船进出的口子,靠河岸的部分全部拦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水葫芦长到村河里。”8月11日下午,跟着朱建国,记者在东联村里走了一圈,走到村河西端时,朱建国指着一排新建的木栅栏说,“当时气温少说也得有35℃,用十来斤重的石锤把几根木桩打下去,大家就热得全身都是汗,即便是这样,大家也连续干了两天,而且都是志愿行动。”
老许也参加了这两天的党员活动,为了抽出时间,他主动停工了两天。“我带人在外面做防水工程,算下来,一天能赚不少钱。”老许笑笑说,钱少了可以再赚,但答应群众的事情不做,砸了党员中心户的牌子,这损失可就无法挽回了。
对于党员中心户这个身份,老许有着自己简单朴实的理解。
“村里有事了,我们负责告诉群众和其他党员同志;群众和其他党员同志有想法了,我们负责告诉村里。”许菊根说,治理水葫芦的要求,就是村民通过他反映到东联村党委的。“也就这两年的事情,到了9月份左右,水葫芦就开始疯长,天冷后,腐烂的水葫芦沉到河底,整条河都有些臭味。”许菊根说,他将群众要求治理水葫芦的想法反映到村党委后,村党委立即展开了行动。
“只在河中央留一道小船进出的口子,靠河岸的部分全部拦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水葫芦长到村河里。”8月11日下午,跟着朱建国,记者在东联村里走了一圈,走到村河西端时,朱建国指着一排新建的木栅栏说,“当时气温少说也得有35℃,用十来斤重的石锤把几根木桩打下去,大家就热得全身都是汗,即便是这样,大家也连续干了两天,而且都是志愿行动。”
老许也参加了这两天的党员活动,为了抽出时间,他主动停工了两天。“我带人在外面做防水工程,算下来,一天能赚不少钱。”老许笑笑说,钱少了可以再赚,但答应群众的事情不做,砸了党员中心户的牌子,这损失可就无法挽回了。
心中有向往
入党,能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
入党,能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王月林时刻在向东联村的党员看齐。
“前些年我在外面,说实话,也看不到村里的党组织、党员是什么模样,这两年我在村里办了家企业,跟村里的党员接触多了,我渐渐坚定了入党的信念。”今年40岁的王月林说,为了治理水葫芦,东联村党员放弃休息、放下到手的钱不赚,热得浑身都是汗,但仍旧无怨无悔,这事他看在眼里;连日降雨时,党员冲在一线,肩挑背扛,加固防汛设施,他也看在眼里;改善村庄环境时,为了赶进度、省人工,党员日夜加班,他也看在眼里,“更重要的是,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想要健身设施,村里给建了;村民嫌老桥又陡又窄,村里给建了新桥,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所以,当村党委书记沈雪平动员我入党时,我很快便交了入党申请书。”
王月林的企业规模并不算大,用工仅40人左右,但受到东联村党员的感召,在用工选择上,他给了村民最大的倾斜。
“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包装之类的,工作机会优先留给村里的老人,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优先给村里的年轻人做。”王月林说,村里的公益活动他也都会参加,比如请老年人看戏,他是一定要出一份力的,“一个集体里,优秀的人多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向他们学习,甚至是想跟他们比一比,就东联村党委这个集体而言,我虽然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其他党员积极奉献的精神,我是必须学一学、比一比的。”
“前些年我在外面,说实话,也看不到村里的党组织、党员是什么模样,这两年我在村里办了家企业,跟村里的党员接触多了,我渐渐坚定了入党的信念。”今年40岁的王月林说,为了治理水葫芦,东联村党员放弃休息、放下到手的钱不赚,热得浑身都是汗,但仍旧无怨无悔,这事他看在眼里;连日降雨时,党员冲在一线,肩挑背扛,加固防汛设施,他也看在眼里;改善村庄环境时,为了赶进度、省人工,党员日夜加班,他也看在眼里,“更重要的是,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想要健身设施,村里给建了;村民嫌老桥又陡又窄,村里给建了新桥,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所以,当村党委书记沈雪平动员我入党时,我很快便交了入党申请书。”
王月林的企业规模并不算大,用工仅40人左右,但受到东联村党员的感召,在用工选择上,他给了村民最大的倾斜。
“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包装之类的,工作机会优先留给村里的老人,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优先给村里的年轻人做。”王月林说,村里的公益活动他也都会参加,比如请老年人看戏,他是一定要出一份力的,“一个集体里,优秀的人多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向他们学习,甚至是想跟他们比一比,就东联村党委这个集体而言,我虽然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其他党员积极奉献的精神,我是必须学一学、比一比的。”
东联在变化
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
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
2008年1月12日,东联村党委成立,此后,村里可以说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8月11日,记者走进东联村时,一块刻有“水美乡村”四个大字的石头,正由工人安装在许庄自然村的村口。从东联村西头走到东头时,朱建国告诉记者,接下来东联村将在村北再建一条路,真正实现家家“汽车入户”。而在此前,东联村已完成所有老桥改建工作,再也不会有村民因为老桥又陡又高而出行不便。
再往前,建休闲健身广场、造村口公园、村庄苏式化改造……
“这几年,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舒适度。”朱建国说,2012年起,东联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同时,村里还建立了村级惠民制度,每年投入60万元,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奖励成绩优秀学生。
今年,东联村又投资2000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这个项目每年又将带来200万元村级收入。
“村级经济发展了,就要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享受到发展成果。”东联村党委书记沈雪平说,而要发展村级经济,就必须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8月11日,记者走进东联村时,一块刻有“水美乡村”四个大字的石头,正由工人安装在许庄自然村的村口。从东联村西头走到东头时,朱建国告诉记者,接下来东联村将在村北再建一条路,真正实现家家“汽车入户”。而在此前,东联村已完成所有老桥改建工作,再也不会有村民因为老桥又陡又高而出行不便。
再往前,建休闲健身广场、造村口公园、村庄苏式化改造……
“这几年,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舒适度。”朱建国说,2012年起,东联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同时,村里还建立了村级惠民制度,每年投入60万元,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奖励成绩优秀学生。
今年,东联村又投资2000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这个项目每年又将带来200万元村级收入。
“村级经济发展了,就要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享受到发展成果。”东联村党委书记沈雪平说,而要发展村级经济,就必须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图为黎里镇东联村党员义务清洁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