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记黎里镇东联村党委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8月11日01版
发布时间:2016-08-11 08:44
名称:黎里镇东联村党委
地址:吴江区黎里镇芦墟办事处
联系方式:0512-63295262
今年,黎里镇东联村又投资2000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今年12月份工程全部结束,年底投入使用,这个项目将带来200万元村级收入。
东联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建国说,该村通过党建融入发展,不断壮大村级物业,实现党建与村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今年该村村级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500万元,村级资产将超过9000万元。
东联村成立之初,因经济基础较差、社会矛盾多,村里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村民则四处上访。新的党组织班子成立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决定先从班子队伍自身建设入手,着力做到“三要”,即“要跟村民多沟通、要为村民谋利益、要为村民办实事”。
在此基础上,东联村还建立微信平台、村情民情户户通,定时发布村级信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组织活力不断显现。
2008年,汾湖高新区面向各行政村实行物业建筑镇建村购政策,东联村党委在经过充分调研后,第一个吃螃蟹,拿出全部积蓄200多万元,买下了镇集体资产公司的一处1000多平方米厂房,有效突破村经济发展“瓶颈”,打开村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如今,东联村拥有的标准厂房面积达5万平方米,仅物业方面的收入就达600多万元。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富民惠民。2012年起,东联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村庄苏式化改造等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该村还建立了村级惠民制度,每年投入60万元,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奖励成绩优秀学生。
“以前我们土地分红每亩600元,现在涨到了800元。”东联村36组村民许菊根说,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收入更高了。“以前门口的土路,骑三轮车都很难,现在能开汽车了!”东联村树巷上自然村的庞玉娥说,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了。
地址:吴江区黎里镇芦墟办事处
联系方式:0512-63295262
今年,黎里镇东联村又投资2000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今年12月份工程全部结束,年底投入使用,这个项目将带来200万元村级收入。
东联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建国说,该村通过党建融入发展,不断壮大村级物业,实现党建与村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今年该村村级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500万元,村级资产将超过9000万元。
东联村成立之初,因经济基础较差、社会矛盾多,村里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村民则四处上访。新的党组织班子成立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决定先从班子队伍自身建设入手,着力做到“三要”,即“要跟村民多沟通、要为村民谋利益、要为村民办实事”。
在此基础上,东联村还建立微信平台、村情民情户户通,定时发布村级信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组织活力不断显现。
2008年,汾湖高新区面向各行政村实行物业建筑镇建村购政策,东联村党委在经过充分调研后,第一个吃螃蟹,拿出全部积蓄200多万元,买下了镇集体资产公司的一处1000多平方米厂房,有效突破村经济发展“瓶颈”,打开村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如今,东联村拥有的标准厂房面积达5万平方米,仅物业方面的收入就达600多万元。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富民惠民。2012年起,东联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村庄苏式化改造等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该村还建立了村级惠民制度,每年投入60万元,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奖励成绩优秀学生。
“以前我们土地分红每亩600元,现在涨到了800元。”东联村36组村民许菊根说,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收入更高了。“以前门口的土路,骑三轮车都很难,现在能开汽车了!”东联村树巷上自然村的庞玉娥说,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