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梁园区:让党员干部成为老百姓的好“亲戚”
来源:
《人民日报》2008年4月1日第13版
发布时间:2008-04-03 14:03
初春的豫东平原,依然天冷风寒。但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热浪却经久不息,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田。
就在不久前,区卫生局局长张剑河来到苏乔村孤儿张景红家,掏钱为11岁的小景红买来新衣、新鞋,看看是否合身。连日来,像张剑河这样走“穷亲”的领导干部,在梁园区还有很多很多。
梁园区委书记马富国说:把群众当“亲戚”,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七大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庄严地写进党的政治报告,我们更感到责任重大。
梁园区地处黄河故道,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2007年初,梁园区委在全区乡科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情系梁园百姓”竞赛活动。
党建工作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改善民生又给梁园区的党建工作丰富了新内涵,注入了新活力。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常睿深有感触地说:一场爱民竞赛,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把帮扶送给最落后的乡。在竞赛活动中,区委组织区直73个一级机构领导班子参赛,要求每个班子帮扶一个落后的行政村,为群众解决三个热点、难点问题;每个班子成员帮扶一个贫困户,每年为群众办两件以上实事。
吕庄村72岁的张更峰老两口体弱多病,儿子智障,一家三口人挤在1米多高6平方米的危棚内。区计生委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发现危棚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就立即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第二天便筹资5000多元,为老人建了两间砖瓦房。搬进新居,张更峰老两口热泪横流,他们跪在地上说:俺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是共产党好啊!
其实,梁园区是吃财政饭,各个局委和干部们也不宽裕。平时为几十元钱都抠了再抠的局长们,这次为了扶贫帮困,他们一出手就是千元、万元。区交通局帮扶后乔楼村捐款筹资10多万元修路、建村室,局长秦景昌深有感触地说,为老百姓办事花钱,值!
亲民不扰民,奉献不图报,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眼下,在梁园区,看谁为老百姓做的好事多,看谁为老百姓解决的难题多,已成为全区领导干部们的不懈追求。大家你架“连心桥”,我修“爱民路”,他建“亲民屋”,爱如潮水,感动百姓。
“不吸老百姓一支烟,不吃老百姓一个馍,这样的‘亲戚’咱老百姓信得过!”徐庄村支书孙光安如是说。
就在不久前,区卫生局局长张剑河来到苏乔村孤儿张景红家,掏钱为11岁的小景红买来新衣、新鞋,看看是否合身。连日来,像张剑河这样走“穷亲”的领导干部,在梁园区还有很多很多。
梁园区委书记马富国说:把群众当“亲戚”,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七大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庄严地写进党的政治报告,我们更感到责任重大。
梁园区地处黄河故道,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2007年初,梁园区委在全区乡科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情系梁园百姓”竞赛活动。
党建工作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改善民生又给梁园区的党建工作丰富了新内涵,注入了新活力。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常睿深有感触地说:一场爱民竞赛,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把帮扶送给最落后的乡。在竞赛活动中,区委组织区直73个一级机构领导班子参赛,要求每个班子帮扶一个落后的行政村,为群众解决三个热点、难点问题;每个班子成员帮扶一个贫困户,每年为群众办两件以上实事。
吕庄村72岁的张更峰老两口体弱多病,儿子智障,一家三口人挤在1米多高6平方米的危棚内。区计生委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发现危棚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就立即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第二天便筹资5000多元,为老人建了两间砖瓦房。搬进新居,张更峰老两口热泪横流,他们跪在地上说:俺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是共产党好啊!
其实,梁园区是吃财政饭,各个局委和干部们也不宽裕。平时为几十元钱都抠了再抠的局长们,这次为了扶贫帮困,他们一出手就是千元、万元。区交通局帮扶后乔楼村捐款筹资10多万元修路、建村室,局长秦景昌深有感触地说,为老百姓办事花钱,值!
亲民不扰民,奉献不图报,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眼下,在梁园区,看谁为老百姓做的好事多,看谁为老百姓解决的难题多,已成为全区领导干部们的不懈追求。大家你架“连心桥”,我修“爱民路”,他建“亲民屋”,爱如潮水,感动百姓。
“不吸老百姓一支烟,不吃老百姓一个馍,这样的‘亲戚’咱老百姓信得过!”徐庄村支书孙光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