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 积蓄行业发展内生动力——吴江实施文教卫旅人才计划亮点扫描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5月16日02版
发布时间:2016-05-16 10:15
魏向东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主任。2012年,他被吴江引进,成为首批旅游领军人才之一,至今已连续4年拿到了每年5万元的政府薪酬补贴和每年10万元的安家补贴。这几年里,魏向东多次参与关于吴江旅游业发展的研讨会议,为新形势下吴江旅游如何理清思路、打造亮点支招,还主持制定并完成吴江滨湖新城水上游策划,为我区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
魏向东也是我区引进行业人才的一个缩影。根据新一轮“55352”工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我区还将继续招才引智,到2020年,培育引进的旅游紧缺专技高层次人才、卫生紧缺专技人才、文化紧缺高层次人才、教育类紧缺专技人才数量均不少于50名。
骨干引领辐射 促进教育人才高位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以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为重点,保障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高位发展。“全区形成由‘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薛法根领衔的‘组块教学’研究室为龙头,由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为骨干,由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学科中心组为基础的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区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吴江拥有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在职省特级教师21人,正高级教师5人,苏州市姑苏教育人才10人,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49人,苏州市学科(术)带头人151人,吴江区名教师名校长129人。2015年,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被评为江苏最美教师。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凡入选吴江教育领军、重点人才,属于3年内新引进的,将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安家补贴,认定起分5年等额拨付;入选的吴江教育领军、重点人才,属于自主培养的,分别给予不超过30万元、10万元的培养补贴,分3年拨付,可用于课题攻关、进修培训、研究成果发表、专著出版等。
医德医术并重 汇聚卫计人才小高地
依据“55352”工程规划,我区大力实施吴江区卫生人才计划,区人才办、区卫计委配套出台了《吴江区卫生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吴江区卫生人才资金拨付办法(试行)》以及《吴江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在政策引导下,一批在专业领域知名度较高、学术造诣较深、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后备人才被培养、引进,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吴江名医名科也逐渐成形。“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培育和引进卫生重点人才6名、优秀人才6名、柔性人才10名,建立名(中)医工作室6个。
“今年起,我区根据新一轮‘55352’工程,将部分政策进行整合,出台了《吴江区卫生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区卫计委组织人事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政策中不再包含卫生柔性人才引进内容(转纳入《吴江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专技人才资助办法》),对卫生人才的申报条件有所放宽,奖励资助部分也进一步细化。例如,所有年龄要求都从“不超过”改为“一般不超过”;卫生重点人才申报条件中,“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以前三位人员”获奖改为“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以前五位人员”获奖。
建立名师工作室 构建文旅后备人才梯队
吴江旅游资源丰富,全区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有近万人,但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电子商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却十分紧缺。
“十二五”期间,我区大力实施吴江区旅游人才计划,共评定区旅游领军及重点人才12名,姑苏高技能人才1名,储备了高层次旅游人才近30名,为吴江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注入了新活力。
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最近出台的《吴江区旅游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我区将继续培育和引进旅游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但奖励办法有所调整。最重要的是,该办法还首次提出要建立旅游名师工作室,3年培养期内,给予5万元/年~8万元/年的资助经费。
像旅游行业一样,文化行业也开始鼓励设立文化名师工作室。《吴江区文化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明确,将以工作室领衔人专长为基础,依托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针对吴江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工作周期内,工作室领衔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推介会等,或制作专题宣传片、开展现场指导等,在全区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室研发成果;培养工作室成员,帮助他们成长为全区文化相关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才,构建文化人才梯队。
魏向东也是我区引进行业人才的一个缩影。根据新一轮“55352”工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我区还将继续招才引智,到2020年,培育引进的旅游紧缺专技高层次人才、卫生紧缺专技人才、文化紧缺高层次人才、教育类紧缺专技人才数量均不少于50名。
骨干引领辐射 促进教育人才高位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以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为重点,保障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高位发展。“全区形成由‘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薛法根领衔的‘组块教学’研究室为龙头,由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为骨干,由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学科中心组为基础的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区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吴江拥有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在职省特级教师21人,正高级教师5人,苏州市姑苏教育人才10人,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49人,苏州市学科(术)带头人151人,吴江区名教师名校长129人。2015年,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被评为江苏最美教师。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凡入选吴江教育领军、重点人才,属于3年内新引进的,将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安家补贴,认定起分5年等额拨付;入选的吴江教育领军、重点人才,属于自主培养的,分别给予不超过30万元、10万元的培养补贴,分3年拨付,可用于课题攻关、进修培训、研究成果发表、专著出版等。
医德医术并重 汇聚卫计人才小高地
依据“55352”工程规划,我区大力实施吴江区卫生人才计划,区人才办、区卫计委配套出台了《吴江区卫生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吴江区卫生人才资金拨付办法(试行)》以及《吴江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在政策引导下,一批在专业领域知名度较高、学术造诣较深、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后备人才被培养、引进,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吴江名医名科也逐渐成形。“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培育和引进卫生重点人才6名、优秀人才6名、柔性人才10名,建立名(中)医工作室6个。
“今年起,我区根据新一轮‘55352’工程,将部分政策进行整合,出台了《吴江区卫生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区卫计委组织人事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政策中不再包含卫生柔性人才引进内容(转纳入《吴江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专技人才资助办法》),对卫生人才的申报条件有所放宽,奖励资助部分也进一步细化。例如,所有年龄要求都从“不超过”改为“一般不超过”;卫生重点人才申报条件中,“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以前三位人员”获奖改为“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以前五位人员”获奖。
建立名师工作室 构建文旅后备人才梯队
吴江旅游资源丰富,全区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有近万人,但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电子商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却十分紧缺。
“十二五”期间,我区大力实施吴江区旅游人才计划,共评定区旅游领军及重点人才12名,姑苏高技能人才1名,储备了高层次旅游人才近30名,为吴江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注入了新活力。
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最近出台的《吴江区旅游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我区将继续培育和引进旅游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但奖励办法有所调整。最重要的是,该办法还首次提出要建立旅游名师工作室,3年培养期内,给予5万元/年~8万元/年的资助经费。
像旅游行业一样,文化行业也开始鼓励设立文化名师工作室。《吴江区文化紧缺专技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明确,将以工作室领衔人专长为基础,依托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针对吴江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工作周期内,工作室领衔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推介会等,或制作专题宣传片、开展现场指导等,在全区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室研发成果;培养工作室成员,帮助他们成长为全区文化相关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才,构建文化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