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吴江校企合作洽谈会 架起技能人才培育输送桥梁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4月27日04版       发布时间:2016-04-27 17:13
  继过去两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举办,区人社局成功尝试大规模将各地院校请进来,与本地企业面对面交流后,吴江的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育输送“动车”已经迈上轨道。今年,校企合作洽谈会的内容更丰富,层次更高,对接也更加精准化。
  多内容 深入对接
  “去年,与会的重点职业院校和本地重点用工企业都超过了一百所。今年报名的人数更多。”区就业管理中心主任施卫娟说,为了保证对接质量,今年主办方在入场要求上提高了门槛,“从前期报名的院校和企业中,我们按照吴江地方产业特点和双方提供的专业信息,最终选择了110所学校和96家本地优质用工企业参会。”
  在合作洽谈会现场,记者看到350人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连主办方安排的临时座位上也坐满了与会的嘉宾。
  今年的活动延续了去年的大规模合作。会上,区就管中心和24家重点院校签订“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合作意向书,并进行了授牌。
  主办方的精心准备,让与会的院校和企业都感到不虚此行。
  设在人社大厦一楼人力资源市场的校企面对面对接现场热闹非凡,每一个摊位上都有企业设点,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岗位信息也是琳琅满目。亨通线缆、康力电梯、恒力化纤等企业成为了对接交流的老主户。
  河南开封市国华技工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吴惠民挨个浏览着企业的介绍和招聘信息,甚是仔细。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是第三次来吴江参加合作洽谈会了,前两次的活动着实给他们的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帮助。“我们已经和中达、群光、泰金宝等企业对接上了,每年都会有两三百名学生来吴江实习、工作。”这次与会,学校委以了吴惠民重任,“我们希望与吴江的企业进一步合作,探索合作开设专业班。”
  据悉,当天40家参会企业与心仪院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中10家校企商谈深度合作事宜,其余参会企业也纷纷表示会根据日后生产经营需要与院校方做进一步沟通。
  高层次 广泛对接
  4万余家民营企业、近2000家外资企业……特殊的产业经济支持吴江成为了长三角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商贸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颗太湖边的明珠已经连续十年居于全国县域百强第一方阵,在“2015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排名榜中名列第六。
  今年,吴江围绕“四五六”战略新定位,积极推进“1058”工程,丝绸纺织、电子资讯、光电缆、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转型态势良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食品等四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工匠精神、国际化布局等也逐渐在吴江百强企业中显现,用工需求稳中有升。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参与今年洽谈会的本科院校比去年有所增加。安徽三联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就是参与的本科院校。南阳理工学院的副校长陈世云在会议上交流发言,该校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管、文等多个学科,借助吴江校企合作对接洽谈会的平台,希望能在吴江建成一个毕业生就业基地。
  在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国望高科参观过程中,多家学校负责人表示满意,先进的生产线、完善的生活设施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比较放心把学生送进这样的企业。
  “吴江的就业大环境,吴江的专业对口企业,包括企业的薪资待遇、住宿环境……我都要带回去跟学生分享。”赣州应用技术职业学校的代表赖伟玮一边与企业交流,一边用DV录下详细的信息和现场环境。回到学校,他要把这些信息做成宣传资料,发送到学生手中,给他们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小规模 精准对接
  据悉,本次洽谈会除了在规模、内容和层次上有所调整,对接的精准度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今年,对对接学校的专业选择也更加精确。在前期的调查摸底中,我们根据企业的所需专业来邀请学校。”施卫娟透露,前期准备中,他们把院校与企业的信息进行了匹配。一手邀请师资力量较强、生源优秀、毕业生量大、培养方向与吴江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院校,一手挑选用工规范、技术人员紧缺、人员需求量大的企业,将学校和企业的详细信息,包括专业设置、毕业生和实习生情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缴纳、食宿情况、工作时间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提供给校企双方,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作意向,拟定合作协议,通过校企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会后,30家重点企业和学校参加了小型的研讨会,就企业人才需求、学校专业设置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对接。座谈过程中,中达电子、旺能光电、博众精工、法兰泰克等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将企业人员招录的困惑与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行了阐述,而阜阳工商贸易学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也将自己人才培养的方向与企业进行了交流。
  施卫娟表示,尽管洽谈对接只有一天时间,但吴江推进校企合作的动力依然强劲,区就管中心将继续深入探索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争取促成一定数量的校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