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校企合作收获“春满园”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4月22日05版
发布时间:2016-04-22 11:41
校企合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由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吴江校企合作洽谈会已经成为本地企业与全国各地学校合作交流的彩虹桥。对于这样一场人力资源盛会,很多企业翘首以盼,很多公司收获颇丰。
企业、学校合作双赢
借助区人社局搭建的平台,区域内很多企业在过去两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上与对口院校成功牵手,在人才与项目上达成合作。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股份”)是吴江一家集实业、投资、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涉及电信电缆、汽车及配件、新材料超导、海外EPC工程等领域。每年,该公司都要为招揽通讯、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的人才花一番功夫。
几年前,永鼎股份初试校企合作,尝到了甜头。现在他们已经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对接合作关系。
“拿吉林大学来说,我们与他们的通讯学院合作很多,输送的都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肖书伟说,对接合作后,企业在招聘时目标性更强,“我们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学校每年都会优先推荐。”
校企合作也给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优厚的待遇。每年暑假,永鼎股份都会给合作院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通过岗位上实践锻炼,学生们回到学校,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
为了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永鼎股份下了多方面的功夫。“学生进来工作,只要他们愿意提升自己,无论是专升本还是本升硕,公司都会给他们全额报销,特别优秀的人才,我们还会送出国进修。”响应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永鼎股份还开出了本科生购房由政府补助6万元外,公司再补助3万元等优厚的条件。“我们公司还采用梯队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工资待遇优厚之外,晋升空间还很大。”
校企对接成功的公司远不止永鼎股份一家,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校企合作洽谈会的常客,去年与宿迁经贸学院等学校成功对接。
“丰川电子的员工分技术人员和助业员两种,目前的比例是对开。”公司管理部经理宋建华介绍,培养一名熟练的技术员需要很长的时间,想要在市场上直接招录技术人员更难。
据悉,校企合作后,双方就开辟了一种合作的新模式。丰川电子每年会安排一定量的助业员岗位,供学生实习。通过实践与考试结合,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该企业也与学校制定了定向培养计划,由企业指定课程,培养企业所需技术人员。
“通过这样的流程,等学生毕业后选择到我们公司就业的,我们就直接按照技术员的标准录用。我们节省了人才培养的时间与成本,学生毕业后也能拿到更高的薪资。”宋建华解释了这种双赢的模式。每年,与其合作的学校都会为丰川电子输送技术成熟的学生近百人。
人力资源公司创新引才
近两年来,入驻吴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企业秉承“典型带动、示范推广、逐步升级、统筹推进”的原则,从政策鼓励入手,分别在国内树立了一批校企合作成功典型,有力助推吴江、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城市的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园入驻企业苏州连通集团是一家专业人力资源公司,紧扣人力资源产业链的上游职业教育和下游企业用工,并将两者精准地对接起来。该集团董事长毛宏成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公司不是简单地“搬运”劳动力,而是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的“推进器”,其能有效地引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解决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2011年,连通集团专门成立了连通教育公司,做好、做实、做精、做专校企合作,为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符合自身的新路子。
连通教育总经理张明介绍,截至目前,连通教育与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甘肃、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省的中高职院校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连通教育对接各大银行、三大通讯公司以及航空、电商、新能源汽车、工业智能化等领域的企业,开展定向人才培养输送。“通讯定向专业”、“银行定向专业”、“航空定向专业”,“电商定向专业”等特色专业,被全国各地院校评为“中国教育创新领航者”。
“我们与国内30余所公办重点中高职院校合作,先后输送上千名学子进入定向培养企业工作,还对口安置就业生5000余人,成就莘莘学子白领人生。”张明说。
相比传统中职教育就业,连通教育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办公室工作。办公环境干净整洁,每天工作8小时,更加适合90后人群的生活习惯。不仅如此,就业者收入稳定,保障完善。
南昌工业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罗文静,2013年被安置到福建移动公司,3个月的适用期后,凭借在校的系统学习和个人努力脱颖而出,再经过一年的历练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每月税后平均工资6500元(扣除五险一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通教育专业定向办学打破了中职教育就业岗位重体力、缺乏竞争和职业规划发展的窘境,开拓了中职教育白领就业的新市场。2015年11月,修水职业高中15届客服班学生樊文秀,在移动公司实习过程中达到了日呼叫接听合格量400通。她用过硬的专业服务得到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被公司评为2015年度最佳新人,并获奖学金5000元。
随着国内智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连通教育还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机器人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今年初,连通教育与ABB中国工业有限公司对智能机器人实训教学进行了交流,还相继与西门子、库卡、艾默生等世界知名企业接洽,就教学、教才、就业等环节共同研讨。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吴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校企合作新模式领航者”之称的文鼎集团与全国各地数百家大中专院校合作,与其中近50家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关系,5家建立WINWIN BPO实训基地,以保证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储备。
依托校企合作,文鼎集团打造了坚如磐石、持续多赢的“文鼎黄金三角”:在全国选择30个实力较强的大中专院校,作为人力培养的重点伙伴,打造“金牌资源”;选择长三角知名企业,作为资源安置的重点合作单位,打造“金牌客户”;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作指导,苦练内功,加强管理,将文鼎打造成人力资源行业中的“金牌企业”。
正是因为“文鼎黄金三角”,使得文鼎集团的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也使文鼎集团拥有可持续资源供应链。文鼎集团总裁特助梅晓妍透露,群创光电是文鼎长期合作的重要客户,由于校企合作做得好,今年陕西某职业教育中心电子班的100名学生中有91人被群创光电录用,并且至今在职率为100%。
“学校充足的资源是与企业合作的首要条件。从学生的交通接待、入职培训,到在职时的各类活动,再到合约到期的欢送会,全部由文鼎集团主导安排。如有学生提出愿意留在企业,文鼎也积极协商,尽力安排。”梅晓妍说。
企业、学校合作双赢
借助区人社局搭建的平台,区域内很多企业在过去两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上与对口院校成功牵手,在人才与项目上达成合作。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股份”)是吴江一家集实业、投资、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涉及电信电缆、汽车及配件、新材料超导、海外EPC工程等领域。每年,该公司都要为招揽通讯、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的人才花一番功夫。
几年前,永鼎股份初试校企合作,尝到了甜头。现在他们已经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对接合作关系。
“拿吉林大学来说,我们与他们的通讯学院合作很多,输送的都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肖书伟说,对接合作后,企业在招聘时目标性更强,“我们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学校每年都会优先推荐。”
校企合作也给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优厚的待遇。每年暑假,永鼎股份都会给合作院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通过岗位上实践锻炼,学生们回到学校,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
为了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永鼎股份下了多方面的功夫。“学生进来工作,只要他们愿意提升自己,无论是专升本还是本升硕,公司都会给他们全额报销,特别优秀的人才,我们还会送出国进修。”响应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永鼎股份还开出了本科生购房由政府补助6万元外,公司再补助3万元等优厚的条件。“我们公司还采用梯队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工资待遇优厚之外,晋升空间还很大。”
校企对接成功的公司远不止永鼎股份一家,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校企合作洽谈会的常客,去年与宿迁经贸学院等学校成功对接。
“丰川电子的员工分技术人员和助业员两种,目前的比例是对开。”公司管理部经理宋建华介绍,培养一名熟练的技术员需要很长的时间,想要在市场上直接招录技术人员更难。
据悉,校企合作后,双方就开辟了一种合作的新模式。丰川电子每年会安排一定量的助业员岗位,供学生实习。通过实践与考试结合,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该企业也与学校制定了定向培养计划,由企业指定课程,培养企业所需技术人员。
“通过这样的流程,等学生毕业后选择到我们公司就业的,我们就直接按照技术员的标准录用。我们节省了人才培养的时间与成本,学生毕业后也能拿到更高的薪资。”宋建华解释了这种双赢的模式。每年,与其合作的学校都会为丰川电子输送技术成熟的学生近百人。
人力资源公司创新引才
近两年来,入驻吴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企业秉承“典型带动、示范推广、逐步升级、统筹推进”的原则,从政策鼓励入手,分别在国内树立了一批校企合作成功典型,有力助推吴江、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城市的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园入驻企业苏州连通集团是一家专业人力资源公司,紧扣人力资源产业链的上游职业教育和下游企业用工,并将两者精准地对接起来。该集团董事长毛宏成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公司不是简单地“搬运”劳动力,而是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的“推进器”,其能有效地引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解决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2011年,连通集团专门成立了连通教育公司,做好、做实、做精、做专校企合作,为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符合自身的新路子。
连通教育总经理张明介绍,截至目前,连通教育与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甘肃、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省的中高职院校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连通教育对接各大银行、三大通讯公司以及航空、电商、新能源汽车、工业智能化等领域的企业,开展定向人才培养输送。“通讯定向专业”、“银行定向专业”、“航空定向专业”,“电商定向专业”等特色专业,被全国各地院校评为“中国教育创新领航者”。
“我们与国内30余所公办重点中高职院校合作,先后输送上千名学子进入定向培养企业工作,还对口安置就业生5000余人,成就莘莘学子白领人生。”张明说。
相比传统中职教育就业,连通教育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办公室工作。办公环境干净整洁,每天工作8小时,更加适合90后人群的生活习惯。不仅如此,就业者收入稳定,保障完善。
南昌工业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罗文静,2013年被安置到福建移动公司,3个月的适用期后,凭借在校的系统学习和个人努力脱颖而出,再经过一年的历练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每月税后平均工资6500元(扣除五险一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通教育专业定向办学打破了中职教育就业岗位重体力、缺乏竞争和职业规划发展的窘境,开拓了中职教育白领就业的新市场。2015年11月,修水职业高中15届客服班学生樊文秀,在移动公司实习过程中达到了日呼叫接听合格量400通。她用过硬的专业服务得到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被公司评为2015年度最佳新人,并获奖学金5000元。
随着国内智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连通教育还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机器人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今年初,连通教育与ABB中国工业有限公司对智能机器人实训教学进行了交流,还相继与西门子、库卡、艾默生等世界知名企业接洽,就教学、教才、就业等环节共同研讨。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吴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校企合作新模式领航者”之称的文鼎集团与全国各地数百家大中专院校合作,与其中近50家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关系,5家建立WINWIN BPO实训基地,以保证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储备。
依托校企合作,文鼎集团打造了坚如磐石、持续多赢的“文鼎黄金三角”:在全国选择30个实力较强的大中专院校,作为人力培养的重点伙伴,打造“金牌资源”;选择长三角知名企业,作为资源安置的重点合作单位,打造“金牌客户”;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作指导,苦练内功,加强管理,将文鼎打造成人力资源行业中的“金牌企业”。
正是因为“文鼎黄金三角”,使得文鼎集团的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也使文鼎集团拥有可持续资源供应链。文鼎集团总裁特助梅晓妍透露,群创光电是文鼎长期合作的重要客户,由于校企合作做得好,今年陕西某职业教育中心电子班的100名学生中有91人被群创光电录用,并且至今在职率为100%。
“学校充足的资源是与企业合作的首要条件。从学生的交通接待、入职培训,到在职时的各类活动,再到合约到期的欢送会,全部由文鼎集团主导安排。如有学生提出愿意留在企业,文鼎也积极协商,尽力安排。”梅晓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