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开花结果”
来源:
《吴江日报》2016年4月6日08版
发布时间:2016-04-06 15:11
对区交通运输局航道管理处正股级干部杨荣法来说,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桃源镇宅里桥村办公,航道管理处成了“娘家”。作为该村的“第一书记”,如何让村子增加更多村级收入,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去年10月以来,桃源镇以新一轮薄弱村转化帮扶为契机,坚持整合资源并完善配套,构建起10位市、区两级选派第一书记;市、区结对单位、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班子四位一体的责任团队,着力推动10个薄弱村的整顿转化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
探索新路子,找准项目还需要果断出手,有决心、有恒心地把扶贫转化工作落到实处。这10名“第一书记”,从行政工作中抽身来到基层,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桃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所在村基本情况,尽快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第一书记”共为10个经济薄弱村对上争取资金2801万元;帮助协调贷款3000万元;帮助扶持生产性项目1个,投资达50万元;帮助扶持经营性项目5个,总投资达1631万元。
除了资金支持,“第一书记”来到基层,还大大提升了村干部们的积极性。严东村大学生村官张浩告诉记者,自从“第一书记”朱佰英来到村里,来自苏州地税局、吴江地税局的关心就源源不断。“朱书记的到来,为村里找到了精准扶贫的着力点,也给我们发展村级经济提振了精气神。”张浩说。
据了解,每位“第一书记”立足派出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谋思路、想办法,为所在村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扶持。比如,为新亭村积极争取扶贫项目,结合村部不能满足党员活动需求的现状,建议新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既改善了党员活动的硬件环境,又争取到了扶持资金;如引导仙南村投资入股创投基金,确保仙南村稳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如为大德村、天亮浜村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和各方资金,筹建农民宴会厅扶持项目等。
下一阶段,“第一书记”还将继续为村级经济发展争取资金、出谋划策,进一步开拓思路、提升能力,推动村级工作提档升级、加快发展。
去年10月以来,桃源镇以新一轮薄弱村转化帮扶为契机,坚持整合资源并完善配套,构建起10位市、区两级选派第一书记;市、区结对单位、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班子四位一体的责任团队,着力推动10个薄弱村的整顿转化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
探索新路子,找准项目还需要果断出手,有决心、有恒心地把扶贫转化工作落到实处。这10名“第一书记”,从行政工作中抽身来到基层,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桃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所在村基本情况,尽快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第一书记”共为10个经济薄弱村对上争取资金2801万元;帮助协调贷款3000万元;帮助扶持生产性项目1个,投资达50万元;帮助扶持经营性项目5个,总投资达1631万元。
除了资金支持,“第一书记”来到基层,还大大提升了村干部们的积极性。严东村大学生村官张浩告诉记者,自从“第一书记”朱佰英来到村里,来自苏州地税局、吴江地税局的关心就源源不断。“朱书记的到来,为村里找到了精准扶贫的着力点,也给我们发展村级经济提振了精气神。”张浩说。
据了解,每位“第一书记”立足派出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谋思路、想办法,为所在村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扶持。比如,为新亭村积极争取扶贫项目,结合村部不能满足党员活动需求的现状,建议新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既改善了党员活动的硬件环境,又争取到了扶持资金;如引导仙南村投资入股创投基金,确保仙南村稳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如为大德村、天亮浜村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和各方资金,筹建农民宴会厅扶持项目等。
下一阶段,“第一书记”还将继续为村级经济发展争取资金、出谋划策,进一步开拓思路、提升能力,推动村级工作提档升级、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