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富了村民口袋还要富脑袋——记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党委书记陆向忠
来源: 《吴江日报》2015年1月12日02版       发布时间:2016-01-12 09:08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为人和顺、待人和善、家庭和睦、邻里和洽、环境和美、村庄和谐’的新汤角。”这是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党委书记陆向忠常说的一句话。
  2015年8月1日,经过反复修改和论证的《汤角村村规民约(试行)》实施了,这个体现全村群众依法治村美好愿望的约定,被印成了上墙的制度和手口相传的规范,也是汤角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村级收入钱生钱
  一边是汤角村1.8万平方米的集宿区完工,一边是要填土120万立方米的乌金漾废潭逐步复垦,陆向忠说,汤角村一直是“小角色做大事”的。不难看出,这也是他的骄傲。
  2003年,原何扇、富阳、汤角三村调整合并为汤角村,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29个村民小组组成。陆向忠早年在吴江涤纶厂当过工人,做过小生意,当过村上的民兵营长,并村之后,他就担任了村里的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6年成立村党委后,经民主选举,他担任汤角村党委书记。
  被评价为“脑子活、善创新”的村书记,是如何让一个曾经村级收入不足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用几年时间实现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呢?他自己认为只有简单4个字——“尽心尽责”。
  “村里搞经济和企业发展是一样的。”陆向忠说,“我的原则是,村里账户上多出来的钱,要用来投资置办物业,用钱来生钱。”陆向忠坚持认为,在其位谋其职,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尽心尽责。
  百姓实事一桩桩
  陆向忠记得,刚任村党委书记后办的第一件民生实事,就是改造自来水,汤角村也成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较早喝上太湖水的村庄。
  锻打铸造行业是汤角村的一大特色,村里大小铸件厂有60多家。2008年初的一场大雪,压塌了部分小铸件厂上万平方米的石棉瓦厂房,这让陆向忠深切地感受到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他立即约谈铸件厂老板,逐步实施厂房标准化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几乎所有的铸件厂都改造为标准厂房,不仅安全隐患减少了,村庄环境更整洁了,而且这些厂上缴村里的土地租金也增加了。按照每平方米增加4元租金计算,这几年下来,厂房改造工程共为村里增加了约500万元的收入。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有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集宿区,不仅租金便宜,而且管理完善,住建部领导都来视察过。这个总投入4500多万元的村级集宿区,是吴江目前规模最大的公租集宿小区,从2011年起共分4期建设。“这个集宿区的建设,不仅为古镇减轻了租房的压力,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提升了村庄环境面貌,也为汤角村营造了一种和谐和美的发展氛围。”陆向忠说,“之后,村里考虑将集宿区的物业管理给市场运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村委会腾出精力来干更多实事。”
  文化建设方法多
  村级经济搞上去了,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土地分红年年涨。2014年和2015年,汤角村村民集体分红金额分别达到330万元和350万元。
  “富了口袋,脑袋也要跟着富起来。”在陆向忠的带领下,汤角村2012年10月创立“党员积分考核制”,让党员管理有依据、党员活动有记录,并让党员服务定岗定责,使得村里党员的党性意识不断增强。
  陆向忠主张利用好各种宣传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在群众中选树典型和标杆。为此,村里投资30多万元,对全村数字化机顶盒进行了智能化升级,“云媒体”平台和村级电视频道覆盖家家户户。陆向忠还计划在近期选址安装村级广播,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各类政策法规和乡情村务。近两年,汤角村还拍摄了乡土气息浓郁的村级宣传片和党员微故事短片,激发村民爱党爱家乡的归属感和学习典型的责任感。
  最近,汤角村举办了首届“和美乡村”文化节暨第三届“汤角杯”舞龙大赛,全村600多名村民在场地四周观看,好不热闹。作为又一个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和提升村民道德素养的新措施,陆向忠在活动中公布了汤角村将开展“和美家庭”评比和表彰的计划,让村民都来参与和投票,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感悟
  我的职责,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村级经济,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教育,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陆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