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东太湖 才兴苏州湾——吴江区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掠影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5-12-01 11:47
人才蔚,事业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才优势正渐渐取代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成为行业间、区域间的核心竞争要素。
在全面推进“四五六”战略和“1058”工程的关键时期,爱才、重才、惜才的吴江区委、区政府,顺应大众创新创业形势,继续突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才”这一主题,围绕“众创、引才、育才、服务民生和人才生根”,于10月30日启动了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
活动伊始,区委书记梁一波即率领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及部分区镇主要负责人,走进江南大学,举行“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引才借智推介会,宣传吴江、推介吴江。求贤若渴的姿态,“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的见地,不仅仅在江南大学掀起了一阵“吴江旋风”,更是取得了6家企业与江南大学签约合作、213名大学生当即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丰硕成果。
同样的场景,在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中还曾出现在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而这样的场景,只是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中的亮点之一。
5大系列、127项子活动,区镇两级整体联动,多部门协同参与……11月的江城,是栽下梧桐的江城,是凤凰来栖的江城。
凤凰来栖
关键词:名校优生、协同创新
引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感知吴江”、“名校优生”招聘、政产学研项目对接、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中科院青年专家吴江对接……此类新闻更是几乎天天可见,引才成果也是层出不穷。
江南大学与我区分别签订了《电梯主被动安全系统开发》、《超细纤维针织产品开发》等多个协议。近5年来,吴江更是与江南大学开展了62项合作,涉及资金近2000万元,涉及食品、化工、纺织、物联网等10个专业领域。
在西安理工大学,学校授予了吴江开发区“毕业生就业典型基地”铭牌。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颁奖仪式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铭,区委常委、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新明,为20名西安理工大学“创新之星”颁发了证书和创新奖学金。作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省外打造的第一个政校企合作人才招聘品牌,“西安校园招聘”不仅是开发区与西安理工大学的第一个人才合作项目,也在10年间,让西安理工大学向吴江输送了2035名学子。
在11月17日召开的2015年秋季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启动会上,已确定于12月12日在深圳举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高洽会每年组织两次,主要是政府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了解的桥梁。如今,连续开展多年的高洽会,已成为我区招才引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区人社局人才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人才心声:在“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江南大学一位应届毕业生向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递上自己的简历后说:“听了梁书记的介绍,感觉吴江发展势头好、未来潜力大,况且我看的这家单位是上市公司,待遇也不错,非常满意。”
强筋壮骨
关键词:技能提升、驱动升级
2015年吴江技能状元大赛举行,区域化企业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启动,名师、名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调研推进及成果展示……在今年的“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吴江各区镇及相关单位可谓高招迭出,不仅引进了大量驱动吴江转型升级的人才,也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举办各类人才培训,提高人才业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为全区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技能状元大赛以赛促培,引导企业重视技能人才、技术工人不断提升操作水平;建设“区域化企业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形成社会化育才的激励导向;强化企业人事经理队伍培养,开展研修、交流沙龙、评优奖先活动,为全区企业打造一流人事经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7日举办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中,在以往传统三个竞赛项目机械加工、SMT(电子装配测试)、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上,今年顺应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又新增了PLC(可编程控制设计)和UG(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两个工种的比赛,吸引了数十家企业的关注,引来了众多技能高手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进一步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心声:“一个简单的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不用UG,耗时3天,用了UG,仅用1天,而一些复杂的产品,没了UG就根本生产不出来。”在吴江开发区第五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UG比赛中拔得头筹的柏超,对于UG的用途和潜力,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在当天的比赛后,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政府越来越重视UG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将促使我们继续提升业务水平,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全面的素质投入到转型升级实践工作中。”
扎根吴江
关键词:“三优”吴江、人才生根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引才的难度在于,不是给出一个价,人才就会被吸引过来。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正是因为吴江已经营造了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才才会慕名而来、扎根吴江。
在“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引才借智推介会上,区委书记梁一波指出,吴江的人才政策十分优厚,并已呈现出“三优”的特点。一是机遇优,吴江已经成为名城苏州的最大城区板块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纵深所在,正在全面推进“四五六”战略和“1058”工程,积极构建功能完备、辐射有力的大城区格局。二是平台优,吴江民营经济发达,有3万多家民企以及众多脱颖而出的“创客”,发展潜力大、前景好。三是政策优,吴江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2010年启动实施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5年投入5亿元,引进、培育3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0名创新型科技人才、2000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及一批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在吴江,优秀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博士联谊会、青年人才“微聚会”、人才联谊活动,丰富了人才的业余生活,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吴江媒体挖掘众创空间和名师、名医、技能大师工作室典型,在全区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人才心声:“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体检,去年我们亨通光电有十余人参与了这个活动,今年人数会更多。”省高技能人才、亨通光电设备研发部经理韦冬说,每次参加活动,哪怕再忙,他也要挤出时间,“免费体检活动看似简单,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家一般的温暖,感受到扎根吴江的意义和价值。”
众创福地
关键词:众创空间、政策支持
就引才工作而言,吴江是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而就人才而言,吴江已经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
11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汾湖高新区揭牌成立。西安交通大学近期已先后在汾湖建立了研究生培训基地、汾湖科技园、苏州研究院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创客空间、汾湖管理研修培训中心等。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汾湖科技园自去年正式运营以来,已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0余人,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高新技术孵化企业50余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日,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的企业新三板挂牌主题研讨沙龙在盛泽镇举行,科技企业负责人与金融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在吴江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实践中,东方国资已助推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帮扶6家企业启动了挂牌工作。
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精神,吴江坚持“政策引导、引进与培育相结合,通过四大片区以点带面,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推进有条件的区镇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及对接活动,四大片区和震泽、平望在众创平台对接、创客活动、众创服务、创意大赛等方面,组织了15项活动。
10月27日,在中国旗袍会首次全球会长代表大会上,全球丝绸纺织(旗袍)设计中心入驻盛泽;同日,吴江区首期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培训班在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开班,一批青年农民走上了电商创业之路;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行35人来到汾湖高新区,共同见证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汾湖创业基地揭牌……对于政府在众创“政策引导、引进与培育”工作上的努力,“电子商业街”众创空间总经理、宜布网总经理邵爱平说,“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在规划定位上清晰了,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政府的牵线搭桥,还让我们分享了众创典型的讲师资源,也学到了他们的先进经验。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开展招商工作。”
人才心声:“吴江这个地方很好,创业氛围浓厚,很适合我们静下心来做事业。”说起创业环境,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鞠博士说,“资金上有扶持,场地上有支持,每次推出新的优惠政策,政府工作人员总在第一时间告知我,现在还为我们创业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我们交流经验、共同创新创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才优势正渐渐取代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成为行业间、区域间的核心竞争要素。
在全面推进“四五六”战略和“1058”工程的关键时期,爱才、重才、惜才的吴江区委、区政府,顺应大众创新创业形势,继续突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才”这一主题,围绕“众创、引才、育才、服务民生和人才生根”,于10月30日启动了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
活动伊始,区委书记梁一波即率领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及部分区镇主要负责人,走进江南大学,举行“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引才借智推介会,宣传吴江、推介吴江。求贤若渴的姿态,“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的见地,不仅仅在江南大学掀起了一阵“吴江旋风”,更是取得了6家企业与江南大学签约合作、213名大学生当即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丰硕成果。
同样的场景,在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中还曾出现在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而这样的场景,只是第九届“人才服务月”活动中的亮点之一。
5大系列、127项子活动,区镇两级整体联动,多部门协同参与……11月的江城,是栽下梧桐的江城,是凤凰来栖的江城。
凤凰来栖
关键词:名校优生、协同创新
引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感知吴江”、“名校优生”招聘、政产学研项目对接、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中科院青年专家吴江对接……此类新闻更是几乎天天可见,引才成果也是层出不穷。
江南大学与我区分别签订了《电梯主被动安全系统开发》、《超细纤维针织产品开发》等多个协议。近5年来,吴江更是与江南大学开展了62项合作,涉及资金近2000万元,涉及食品、化工、纺织、物联网等10个专业领域。
在西安理工大学,学校授予了吴江开发区“毕业生就业典型基地”铭牌。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颁奖仪式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铭,区委常委、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新明,为20名西安理工大学“创新之星”颁发了证书和创新奖学金。作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省外打造的第一个政校企合作人才招聘品牌,“西安校园招聘”不仅是开发区与西安理工大学的第一个人才合作项目,也在10年间,让西安理工大学向吴江输送了2035名学子。
在11月17日召开的2015年秋季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启动会上,已确定于12月12日在深圳举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高洽会每年组织两次,主要是政府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了解的桥梁。如今,连续开展多年的高洽会,已成为我区招才引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区人社局人才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人才心声:在“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江南大学一位应届毕业生向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递上自己的简历后说:“听了梁书记的介绍,感觉吴江发展势头好、未来潜力大,况且我看的这家单位是上市公司,待遇也不错,非常满意。”
强筋壮骨
关键词:技能提升、驱动升级
2015年吴江技能状元大赛举行,区域化企业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启动,名师、名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调研推进及成果展示……在今年的“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吴江各区镇及相关单位可谓高招迭出,不仅引进了大量驱动吴江转型升级的人才,也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举办各类人才培训,提高人才业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为全区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技能状元大赛以赛促培,引导企业重视技能人才、技术工人不断提升操作水平;建设“区域化企业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形成社会化育才的激励导向;强化企业人事经理队伍培养,开展研修、交流沙龙、评优奖先活动,为全区企业打造一流人事经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7日举办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中,在以往传统三个竞赛项目机械加工、SMT(电子装配测试)、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上,今年顺应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又新增了PLC(可编程控制设计)和UG(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两个工种的比赛,吸引了数十家企业的关注,引来了众多技能高手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进一步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心声:“一个简单的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不用UG,耗时3天,用了UG,仅用1天,而一些复杂的产品,没了UG就根本生产不出来。”在吴江开发区第五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UG比赛中拔得头筹的柏超,对于UG的用途和潜力,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在当天的比赛后,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政府越来越重视UG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将促使我们继续提升业务水平,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全面的素质投入到转型升级实践工作中。”
扎根吴江
关键词:“三优”吴江、人才生根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引才的难度在于,不是给出一个价,人才就会被吸引过来。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正是因为吴江已经营造了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才才会慕名而来、扎根吴江。
在“感知吴江——走进江南大学”引才借智推介会上,区委书记梁一波指出,吴江的人才政策十分优厚,并已呈现出“三优”的特点。一是机遇优,吴江已经成为名城苏州的最大城区板块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纵深所在,正在全面推进“四五六”战略和“1058”工程,积极构建功能完备、辐射有力的大城区格局。二是平台优,吴江民营经济发达,有3万多家民企以及众多脱颖而出的“创客”,发展潜力大、前景好。三是政策优,吴江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2010年启动实施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5年投入5亿元,引进、培育3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0名创新型科技人才、2000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及一批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在吴江,优秀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博士联谊会、青年人才“微聚会”、人才联谊活动,丰富了人才的业余生活,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吴江媒体挖掘众创空间和名师、名医、技能大师工作室典型,在全区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人才心声:“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体检,去年我们亨通光电有十余人参与了这个活动,今年人数会更多。”省高技能人才、亨通光电设备研发部经理韦冬说,每次参加活动,哪怕再忙,他也要挤出时间,“免费体检活动看似简单,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家一般的温暖,感受到扎根吴江的意义和价值。”
众创福地
关键词:众创空间、政策支持
就引才工作而言,吴江是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而就人才而言,吴江已经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
11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汾湖高新区揭牌成立。西安交通大学近期已先后在汾湖建立了研究生培训基地、汾湖科技园、苏州研究院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创客空间、汾湖管理研修培训中心等。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汾湖科技园自去年正式运营以来,已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0余人,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高新技术孵化企业50余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日,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的企业新三板挂牌主题研讨沙龙在盛泽镇举行,科技企业负责人与金融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在吴江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实践中,东方国资已助推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帮扶6家企业启动了挂牌工作。
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精神,吴江坚持“政策引导、引进与培育相结合,通过四大片区以点带面,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人才服务月”活动期间,推进有条件的区镇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及对接活动,四大片区和震泽、平望在众创平台对接、创客活动、众创服务、创意大赛等方面,组织了15项活动。
10月27日,在中国旗袍会首次全球会长代表大会上,全球丝绸纺织(旗袍)设计中心入驻盛泽;同日,吴江区首期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培训班在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开班,一批青年农民走上了电商创业之路;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行35人来到汾湖高新区,共同见证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汾湖创业基地揭牌……对于政府在众创“政策引导、引进与培育”工作上的努力,“电子商业街”众创空间总经理、宜布网总经理邵爱平说,“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在规划定位上清晰了,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政府的牵线搭桥,还让我们分享了众创典型的讲师资源,也学到了他们的先进经验。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开展招商工作。”
人才心声:“吴江这个地方很好,创业氛围浓厚,很适合我们静下心来做事业。”说起创业环境,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鞠博士说,“资金上有扶持,场地上有支持,每次推出新的优惠政策,政府工作人员总在第一时间告知我,现在还为我们创业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我们交流经验、共同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