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优训强“领头雁” 凝心聚力促发展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5-11-03 09:59
大雁在飞行时,前面总会有一个领袖,这个领导者被称为“领头雁”,我们通常也把众人眼里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领导力、具有榜样力量的人称为“领头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领路人,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
近年来,我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并通过从严教育管理,强化激励保障等举措,努力造就一支对党负责、为民服务,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务实公道、清正廉洁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创新选用机制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结构逐步优化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最接近人民群众、最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的党员干部。他们处理问题是否坚持党性原则,是否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处理事情是否公平公允,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只有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才能真正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
近年来,我区通过在农村致富能手中“选”、面向高校大学生“聘”、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派”、在复转军人中“挑”、在企业优秀青年骨干中“培”等多种途径,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在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的基础上,我区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民主直选。通过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或无候选人直选,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走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同时,我区持续加大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力度,自2006年起,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计划,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导师制、民情日记和工作周志、三评三考等制度,开展短期轮岗锻炼、创业导航等活动,为村、社区带头人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全区305名大学生村干部中,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有244人,占比80%,其中担任“两委”正职的有39人。
自2013年起,我区以选派区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党群工作指导员等工作为依托,到各区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群共建指导工作,在推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扩大“两个覆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两个作用”(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深化党群共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严教育培训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断提高
俗话说,“一个好学的人一定走在队伍的前面”。如果不学习,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工作就会缺少锐气。
近年来,我区持续建立健全轮训制度,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每年由区级层面举办示范培训班,镇级层面举办专题培训班,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轮训一遍。同时,全面实施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培训计划,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先后与兰州大学、东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开办了多个村干部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提升班,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学历水平;不断强化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岗位素质培训工作,内容涵盖党性教育、应知应会、素质拓展等方面,并组织开展岗位履职考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区还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有12个村、10个社区以及11家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成为联席会议成员,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现场参观、问题研讨等形式,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研究和工作交流,有效发挥了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激励保障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活力有效激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才尽其用、各展所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教育管理与激励保障并重是关键。
近年来,我区积极打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升通道,面向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他们政治上的关怀。近年来,我区从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提拔为领导干部、考录为公务员的有7人,考录为事业单位的有10人,并有超过百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当选苏州市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吴江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在给予政治关怀的同时,我区不断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村书记职业年金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村党组织书记退职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有效解决了他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我区也已出台并不断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办法,并根据年度履职考核,给予相应的奖励。
2008年以来,我区全面推行了以规范行政村组织职责、工作运行程序和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规范”工作,有力推动了依法治村、按章办事、以纪管人。今年,我区在原有基础上对行政村“三规范”进行修订,并试行社区“三规范”,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我区每年还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村定工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并建立了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的诫勉谈话制度,实现了决策更科学、管理更民主、监督更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领路人,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
近年来,我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并通过从严教育管理,强化激励保障等举措,努力造就一支对党负责、为民服务,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务实公道、清正廉洁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创新选用机制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结构逐步优化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最接近人民群众、最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的党员干部。他们处理问题是否坚持党性原则,是否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处理事情是否公平公允,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只有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才能真正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
近年来,我区通过在农村致富能手中“选”、面向高校大学生“聘”、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派”、在复转军人中“挑”、在企业优秀青年骨干中“培”等多种途径,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在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的基础上,我区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民主直选。通过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或无候选人直选,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走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同时,我区持续加大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力度,自2006年起,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计划,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导师制、民情日记和工作周志、三评三考等制度,开展短期轮岗锻炼、创业导航等活动,为村、社区带头人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全区305名大学生村干部中,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有244人,占比80%,其中担任“两委”正职的有39人。
自2013年起,我区以选派区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党群工作指导员等工作为依托,到各区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群共建指导工作,在推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扩大“两个覆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两个作用”(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深化党群共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严教育培训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断提高
俗话说,“一个好学的人一定走在队伍的前面”。如果不学习,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工作就会缺少锐气。
近年来,我区持续建立健全轮训制度,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每年由区级层面举办示范培训班,镇级层面举办专题培训班,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轮训一遍。同时,全面实施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培训计划,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先后与兰州大学、东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开办了多个村干部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提升班,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学历水平;不断强化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岗位素质培训工作,内容涵盖党性教育、应知应会、素质拓展等方面,并组织开展岗位履职考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区还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有12个村、10个社区以及11家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成为联席会议成员,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现场参观、问题研讨等形式,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研究和工作交流,有效发挥了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激励保障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活力有效激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才尽其用、各展所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教育管理与激励保障并重是关键。
近年来,我区积极打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升通道,面向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他们政治上的关怀。近年来,我区从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提拔为领导干部、考录为公务员的有7人,考录为事业单位的有10人,并有超过百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当选苏州市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吴江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在给予政治关怀的同时,我区不断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村书记职业年金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村党组织书记退职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有效解决了他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我区也已出台并不断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办法,并根据年度履职考核,给予相应的奖励。
2008年以来,我区全面推行了以规范行政村组织职责、工作运行程序和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规范”工作,有力推动了依法治村、按章办事、以纪管人。今年,我区在原有基础上对行政村“三规范”进行修订,并试行社区“三规范”,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我区每年还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村定工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并建立了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的诫勉谈话制度,实现了决策更科学、管理更民主、监督更有效。

(图为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图为我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