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镇齐心村打造“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服务型党组织
来源:
《吴江日报》2015年7月10日05版
发布时间:2015-07-10 08:56
2009年,齐心村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统一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并成立村粮食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们带领全村村民,探索现代农业富民之路。
村里成立种粮专业合作社后,土地资源进行了整合,改变了原先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因为是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合作社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相关业务技术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诸多资料,去有经验的村参观学习,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能手认真学习和虚心请教,把相关农业生产的难题都一一攻克,党支部成员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是亲力亲为,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
由于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村民们难免会产生种种疑惑和不解,甚至出现误会。对此,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们坚信做一名党员就要一心一意地为民服务。在工作中,大家主动进行换位思考,把村民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想尽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对待每一位村民,都始终做到亲知、真知、深知,满腔热忱地服务,对待一切村民不分贫富一视同仁,深入农户家中,到村民身边了解情况,掌握村民心理。党支部成员们公正无私地为民服务,真诚朴实地与村民沟通,终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理解、支持,消除了村民的种种顾虑和不解,使合作社的各项日常事务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经过5年多经营,合作社由单一种植向粮食加工和品牌大米销售综合一体化转变。目前,合作社拥有库房1500平方米、烘干机2台、碾米流水线1套,实现了从机耕、育秧、移栽、收割到烘干、碾米的全程机械化,亩均水稻产量由原来的不足900斤提高到1100斤以上。同时,以品牌战略强社,大力宣传“紧邻长漾,绿色食品,标准施肥”的生产理念,合作社“长漾”牌大米自上市以来已在吴江及周边地区打响了知名度,并在2013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认证,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4年,粮食生产合作社分红37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分红1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7万元,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合作社实惠。
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们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善谋富民之策,多做为民之事,始终坚持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坚持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做村民生产生活的贴心人,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村里成立种粮专业合作社后,土地资源进行了整合,改变了原先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因为是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合作社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相关业务技术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诸多资料,去有经验的村参观学习,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能手认真学习和虚心请教,把相关农业生产的难题都一一攻克,党支部成员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是亲力亲为,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
由于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村民们难免会产生种种疑惑和不解,甚至出现误会。对此,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们坚信做一名党员就要一心一意地为民服务。在工作中,大家主动进行换位思考,把村民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想尽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对待每一位村民,都始终做到亲知、真知、深知,满腔热忱地服务,对待一切村民不分贫富一视同仁,深入农户家中,到村民身边了解情况,掌握村民心理。党支部成员们公正无私地为民服务,真诚朴实地与村民沟通,终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理解、支持,消除了村民的种种顾虑和不解,使合作社的各项日常事务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经过5年多经营,合作社由单一种植向粮食加工和品牌大米销售综合一体化转变。目前,合作社拥有库房1500平方米、烘干机2台、碾米流水线1套,实现了从机耕、育秧、移栽、收割到烘干、碾米的全程机械化,亩均水稻产量由原来的不足900斤提高到1100斤以上。同时,以品牌战略强社,大力宣传“紧邻长漾,绿色食品,标准施肥”的生产理念,合作社“长漾”牌大米自上市以来已在吴江及周边地区打响了知名度,并在2013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认证,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4年,粮食生产合作社分红37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分红1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7万元,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合作社实惠。
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们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善谋富民之策,多做为民之事,始终坚持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坚持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做村民生产生活的贴心人,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