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农村党员集中疏浚整治村庄河塘的实施意见》(苏先组办[2005]66号)文件精神,为认真贯彻省委指示精神,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现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和正在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我市组织农村党员开展集中疏浚整治村庄河道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疏浚整治村庄河道工作的必要性
农村村庄河道既承担着防洪排涝的重要功能,也是农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自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因多种原因,村庄河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淤积和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不仅削弱了农村防洪排涝能力,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甚至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健康生活。针对河道淤积严重的情况,1997年3月就在我市人大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议案,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于1998年起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作,至2002年完成了第一轮河道疏浚。但是,由于前期准备仓促、缺少建设经验、施工不够规范,加上资金缺乏等原因,造成部分河道的疏浚标准不高,当时在组织疏浚河道时,全市还没有实行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河道仍处于失管状态,沿河群众生产、生活垃圾和一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中的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河道内,造成许多河道淤积加重,水质变差,需要再次进行河道疏浚整治。从2003年起又开始实施了第二轮河道疏浚整治,目前,河道整治工作整体进展良好,大部分县(市)、区已完成了35%的河道疏浚任务,达到了标准要求;30%的河道淤积量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30厘米,水深不低于1米以上,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还有35%的河道淤积比较严重,急需抓紧组织实施。
因此,各地要紧紧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带领群众集中疏浚整治村庄河道,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践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造福于民的实际行动,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让农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先进性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二、明确疏浚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
这次实施疏浚整治的村庄河道,主要是指在一村范围内、群众居住相对集中、淤积污染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和农民生活健康的村庄河道(塘)。疏浚整治的主要标准是“两清一建”,即清理河道淤泥,拆除阻水坝埂,疏通河网水系,改善河道水质;清理垃圾杂物,清除违章建筑,整治河岸河坡,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长效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实施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针对苏州河道疏浚的进展情况,将以改善水环境为重点,着重放在河坡整治、打通断头河、断头浜和理顺沟通河道水系上。已完成河道疏浚任务的村,重点抓好清理垃圾杂物,清除违章建筑,整治河岸河坡,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长效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实施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的工作。通过集中疏浚整治,使农村水系引排能力有明显提高,村庄河道水质有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今冬明春,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2004年统计数为准,平均每个行政村完成村庄河道疏浚土方1万立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完成村庄河道的疏浚整治任务。通过集中疏浚整治,要通过土方置换、土地复垦、池塘承包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和落实长效管理所需资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切实加强对疏浚整治村庄河道工作的领导
村庄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组织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职责,认真实施。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负责总体组织发动,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负责检查督促工作,农村工作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河道疏浚整治规划的制定和目标任务的分解工作,在项目实施中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具体技术指导,项目结束后,要抓好检查考核验收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建设部门负责做好村庄河道整治与新村规划的衔接;环保部门负责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业务指导;国土部门负责疏浚整治与土地复垦相结合的有关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察;宣传部门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积极组织参加第一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门和单位,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支持村庄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切实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检验教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驻村干部要大力协助村党组织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等工作,发动农村党员积极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领群众做好河道疏浚整治的有关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疏浚整治村庄河道土方工程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负担,以县级财政为主;苏州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重点扶持经济相对薄弱的镇村;不得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清理河道垃圾杂物、违章建筑、整理河坡的工作,由村支部组织党员带领群众投工完成。整治村庄河道工程完成后,要以村为单位,由乡镇组织验收,结果要在乡村两级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评议,保证群众满意。附:苏州市2006年度村庄河道疏浚任务表
中共苏州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中共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苏州市水利局
苏州市财政局
200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