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中国光纤创“芯”人才牛在哪?——记吴江首位姑苏创新领军人才陈伟
来源: 《吴江日报》2015年3月31日05版       发布时间:2015-03-31 08:59
  去年11月,苏州市科技局公布了2014年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名单。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陈伟成为吴江第一位入选这一人才计划的创新类的科技型人才。
  在已立项资助的544个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中,仅有22个是创新类的。这意味着,他处于苏州人才金字塔中的塔尖位置,是顶尖的创新人才。这样“稀有”的塔尖人才,究竟牛在哪里?3月27日,记者在亨通光纤看到了这位还不到40岁的年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伟。
  12项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中等身材,戴着眼镜,发型清爽,西装领带。陈伟给人的第一印象,并没有很浓的学者腔,而是一位上市公司高管的形象。
  去年4月,陈伟从武汉一家上市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跳槽”到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在亨通光纤的支持下,他成立“低损耗单模光纤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组,解决了低损耗光纤的7大关键技术,还建起了高速拉丝生产线6塔12条、筛选复绕生产线12条等,预计项目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销售额1.19亿元。
  但再仔细了解一下陈伟的创新成绩单,发现他的创新价值,基本无法用产品产值及销售额来衡量。陈伟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各级项目7项,其中国家973计划2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主持国家各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的授权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还牵头研制国家、行业标准等12项。
  他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陈伟博士是我国光纤行业的领军人才。
  他研发的光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打电话、玩游戏、上网看电影、和国外的朋友视频,这些都是怎么传过来的呀?好神奇哦,这些都是通过光纤传输的……”这是陈伟来到吴江后,和小学生分享的光纤科普知识。
  “‘深蓝’有两个含义,一是怎样减少行业竞争,二是中国走向海洋强国。光纤光缆企业怎样摆脱‘红海’,走向‘蓝海’,关键还在于技术创新……”这是陈伟代表亨通光纤,在2014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一种通俗亲切,一种睿智深刻。陈伟给人的感觉是:学历高但不傲气,专业特殊却又广泛普及科技知识。
  陈伟比喻说,光纤好比高速公路,要让汽车在公路上跑得数量更多、速度更快,就需要他们用技术来实现。一般来说,光纤传得越快,损耗越低;容量越大,传得越远。现在,100G和超100G高速宽带、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业务导致流量迅猛增长,通信带宽呈现明显瓶颈,迫切需要新型高性能光纤来组建新一代高速光纤宽带网。陈伟就是致力于4G传输时代光纤光缆新产品研发的科学家。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研发的光纤产品,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互联网+”里人人离不开的技术支持者
  陈伟的发明专利,好几项都已经成为了产品。每家每户使用的光纤里,有一种高可靠性、小转弯半径的光纤,让光纤在“急转弯”时候,不会因离心率偏离轨道。说来容易,但技术攻关异常艰难。经过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过程,陈伟和科研团队终于创立了一种独辟蹊径的方法,打破了国外巨头的技术壁垒,使接入宽带到户所用的光纤优于国际商用水平。
  陈伟领衔实施的创新项目“低损耗单模光纤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致力于解决“宽带中国”与“海洋强国”国家战略的光纤通信关键基础材料问题,满足国家宽带信息化的重大需求。此外,他的“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和“数据通信的光纤”等科研成果,都已经应用到了国内光纤到户的产品中,真正让科技造福人类。
  “互联网+”离不开“宽带+”,自然也离不开“宽带技术+”。陈伟认为,当下大数据时代离不开光纤,工业4.0离不开光纤,人类的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创客化都离不开光纤。他的目标是,继续在光纤创新领域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做中国光纤创“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