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员日常管理 筑起基层坚强堡垒——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党员积分考核纪实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5-03-03 20:35
一册小小的“积分考核一本通”,火红色的封面,蕴含温暖,充满力量,凝聚起了全村114名党员的战斗力,激发出党建工作正能量。
2013年以来,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积极响应“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推动党建融入发展、服务融入民生、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围绕区域化、信息化、一体化,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党建工作要落实,有效载体是保障。汤角村的党员管理及党员志愿服务采用“9+6”双重管理模式,即按照自然小组地理位置,将整个汤角区域划分为6大网格,结合9个党支部,使每个党支部的党员依照户口所在的自然小组进行网格细化,每个网格内的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认领“应急抢修岗”、“邻里纠纷调解岗”、“环境卫生工作岗”、“爱心帮扶岗”、“村庄义务巡逻岗”等岗位。
记者在汤角村党员服务中心看到,墙上张贴着该村网格责任区分布图,清楚地标明了每个网格的自然村构成以及组长、网格员的名单,像汤角村党委书记陆向忠负责的第一网格,由汤家圩、胡家桥头、角字圩、厍基浜组成。分布图还对各网格内的户数、人口数、党员数、村民代表数、企业数和新居民数一一注明。
确定了网格和党员岗位,如何更为有效地民主测评党员日常工作的行为,靠的就是科学手段。汤角村党委副书记孙静告诉记者,“积分考核一本通”对党员的定岗定责志愿服务、党组织生活会等情况打分,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人员到位、思想到位、行动到位。
根据规定,“积分考核一本通”对每个岗位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计分,如“邻里纠纷调解”,完成一件调解记3分;参与环境卫生工作一次记2分,对整治工作有重大贡献的记3分……党员参加其它的一些活动也有相应的计分,如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会议(活动)记3分,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会议(活动)记2分;获得市、区、镇荣誉称号的记10分……
不仅如此,认领岗位的党员可参与年底的优秀党员评选,没有认领岗位的党员如果积分达到一定分值,也可参与优秀党员评选。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党员评选,对获奖人员进行奖励。
“一定的分值可折合一定的价值,这样的价值除了少量的奖励外,更注重精神上的鼓舞。”孙静说,“自从村党委实行党员积分制后,党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3年全村党员积分总和为1318分,2014年猛增至3182分。”
48岁的沈洪根是第一网格内的网格员,有着15年的党龄,在村里当保洁员,每年清理河道垃圾200吨。通过他的努力,村里的河道清洁了,村容村貌整洁了,自然而然,他的积分也天天看涨。去年,沈洪根还被评为了优秀党员。
汤角村有着一批像沈洪根一样的优秀党员。徐钱生今年80岁,是村里的巡视员,每天戴着红臂章在村里巡逻,每年绕行巡视村子1600公里;潘金林是防洪员,72岁的他风雨无阻,每年巡视堤坝200余次……
为了进一步激励全村党员,汤角村专门为沈洪根、徐钱生、潘金林拍摄了名为《党员微故事》的微电影,并通过村里的有线云媒体电视播放。“这可是我第一次上电视啊,我的形象家人看到了,村民们看到了,这大大增强了我的荣誉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是多么的自豪。不过,我希望年轻的党员能够超越自己。”
褒扬先进,促进后进。汤角村党委对积分落后的党员发函,并当面进行谈话教育,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意见。一位收到整改信函的党员表示:“党组织的谈话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名党员长期游离于党是十分危险的,今后我将严格遵守党章规定,踊跃参加党组织活动,起到一个党员应起的带头模范作用。”
有了好的机制,还需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网格服务、区域管理中,汤角村进一步深化管理平台,设计开发了网格化管理数据库,时时更新网格中村民家庭、流动人员居住、党员服务等情况,让科技融入党建,让党建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如今,已跨入千万元村级经济收入行列的汤角村再次吹响前进的号角——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教育,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新常态引领村级发展新机遇,建设“经济强、村民富、环境美、道德素质高”的新汤角。
“今年,汤角村将深化积分考核,探索‘积分考核一卡通’,设定一党员一卡,构建区域党建积分大网格,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党,打破党员管理的地域性。”孙静告诉记者,“我们还将深化微故事党建品牌,继续挖掘接地气的先进党员代表,让和美家庭、乡村能人都成为微故事的主角,并以党员微故事的党风带动民风,共同营造和美村风。”
2013年以来,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积极响应“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推动党建融入发展、服务融入民生、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围绕区域化、信息化、一体化,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党建工作要落实,有效载体是保障。汤角村的党员管理及党员志愿服务采用“9+6”双重管理模式,即按照自然小组地理位置,将整个汤角区域划分为6大网格,结合9个党支部,使每个党支部的党员依照户口所在的自然小组进行网格细化,每个网格内的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认领“应急抢修岗”、“邻里纠纷调解岗”、“环境卫生工作岗”、“爱心帮扶岗”、“村庄义务巡逻岗”等岗位。
记者在汤角村党员服务中心看到,墙上张贴着该村网格责任区分布图,清楚地标明了每个网格的自然村构成以及组长、网格员的名单,像汤角村党委书记陆向忠负责的第一网格,由汤家圩、胡家桥头、角字圩、厍基浜组成。分布图还对各网格内的户数、人口数、党员数、村民代表数、企业数和新居民数一一注明。
确定了网格和党员岗位,如何更为有效地民主测评党员日常工作的行为,靠的就是科学手段。汤角村党委副书记孙静告诉记者,“积分考核一本通”对党员的定岗定责志愿服务、党组织生活会等情况打分,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人员到位、思想到位、行动到位。
根据规定,“积分考核一本通”对每个岗位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计分,如“邻里纠纷调解”,完成一件调解记3分;参与环境卫生工作一次记2分,对整治工作有重大贡献的记3分……党员参加其它的一些活动也有相应的计分,如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会议(活动)记3分,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会议(活动)记2分;获得市、区、镇荣誉称号的记10分……
不仅如此,认领岗位的党员可参与年底的优秀党员评选,没有认领岗位的党员如果积分达到一定分值,也可参与优秀党员评选。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党员评选,对获奖人员进行奖励。
“一定的分值可折合一定的价值,这样的价值除了少量的奖励外,更注重精神上的鼓舞。”孙静说,“自从村党委实行党员积分制后,党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3年全村党员积分总和为1318分,2014年猛增至3182分。”
48岁的沈洪根是第一网格内的网格员,有着15年的党龄,在村里当保洁员,每年清理河道垃圾200吨。通过他的努力,村里的河道清洁了,村容村貌整洁了,自然而然,他的积分也天天看涨。去年,沈洪根还被评为了优秀党员。
汤角村有着一批像沈洪根一样的优秀党员。徐钱生今年80岁,是村里的巡视员,每天戴着红臂章在村里巡逻,每年绕行巡视村子1600公里;潘金林是防洪员,72岁的他风雨无阻,每年巡视堤坝200余次……
为了进一步激励全村党员,汤角村专门为沈洪根、徐钱生、潘金林拍摄了名为《党员微故事》的微电影,并通过村里的有线云媒体电视播放。“这可是我第一次上电视啊,我的形象家人看到了,村民们看到了,这大大增强了我的荣誉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是多么的自豪。不过,我希望年轻的党员能够超越自己。”
褒扬先进,促进后进。汤角村党委对积分落后的党员发函,并当面进行谈话教育,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意见。一位收到整改信函的党员表示:“党组织的谈话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名党员长期游离于党是十分危险的,今后我将严格遵守党章规定,踊跃参加党组织活动,起到一个党员应起的带头模范作用。”
有了好的机制,还需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网格服务、区域管理中,汤角村进一步深化管理平台,设计开发了网格化管理数据库,时时更新网格中村民家庭、流动人员居住、党员服务等情况,让科技融入党建,让党建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如今,已跨入千万元村级经济收入行列的汤角村再次吹响前进的号角——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教育,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新常态引领村级发展新机遇,建设“经济强、村民富、环境美、道德素质高”的新汤角。
“今年,汤角村将深化积分考核,探索‘积分考核一卡通’,设定一党员一卡,构建区域党建积分大网格,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党,打破党员管理的地域性。”孙静告诉记者,“我们还将深化微故事党建品牌,继续挖掘接地气的先进党员代表,让和美家庭、乡村能人都成为微故事的主角,并以党员微故事的党风带动民风,共同营造和美村风。”

(图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汤角村党务工作者更新党员积分公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