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基层采访,听到一些干部抱怨被管束得太严,甚至享受不到普通人的“权益”,譬如儿女结婚不能大摆筵席,工作日午间不能喝酒等等,最后常常一声叹息:“干部也是人啊!”
“干部也是人”,此话不错,党员干部也有喜怒哀乐,也要面对柴米油盐等生计问题。但党员干部绝不应是普通人。党员在党旗下宣誓之后,就不再是普通人了,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现代社会也应是如此。经过党组织考察选拔出来的党员干部,为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是职责,“人民公仆”是真正的角色定位,当然不能以普通人标准来要求对待。
“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对严管干部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其中特别强调了“标准要严”,就是要以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为依据,突出干部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不能把干部管理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就行的低水平上。这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现实社会中,虽然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摆正位置注意形象,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就是把自己当普通人来要求,甚至比普通人还宽松。有的对各种利益锱铢必较,做人做事斤斤计较;有的以为有了一官半职就高人一等,可以趾高气扬;有的把当官当成牟利的直通车,大搞权力寻租,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降低了党员干部在社会公众中应有的形象。而极少数党员干部中的腐败分子试图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更是危害了党的形象。
严管干部,当警惕“干部也是人”的论调。“干部也是人”,看似实话,实则是自我放松,且很容易引发不良情绪的共鸣。正因为降低标准到“干部也是人”,一些地方管理干部过于“人性化”,标准不高、尺度不严,甚至制定出台一些“不准请人代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不准抄袭他人学习研究成果”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严规”来。正因为降低标准到“干部也是人”,一些党员干部对于反“四风”的各种严规铁律非常不爽,甚至至今仍不太适应,在心底里期待反“四风”能变成“一阵风”,唉声叹气、心绪不平,甚至为官不为。而正因为看到一些干部的“干部也是人”心态,拉拢腐蚀干部者往往很容易找到其缺口、命门,用“糖衣炮弹”将其拖下水。
严管干部,标准要高,标准也当先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从严依规治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内法规严于国家法律,确保党员干部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党章以及中央各项规定的基本框架下,各地各部门应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高标准、严要求的各项管理干部的规定,真正让“严”字落到实处甚至是细节小处,让群众能发自内心竖起大拇指说:“党员干部,真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