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凝聚党心民心 推动改革发展——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来源: 《苏州日报》2014年10月15日01版       发布时间:2014-10-15 21:09

  时序入秋,丰收在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收官。金秋十月,认真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成果,来年收获更可期。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教育实践活动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继承发扬了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让加强作风建设的“金种子”真正落地生根,年年开花结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苏州市级领导班子、10个县级市(区)、93家市直单位、3.6万个基层党组织、47.8万名党员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8个多月来,姑苏大地掀起涤荡“四风”的滚滚热浪,党员干部受到了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活动中,苏州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四治四兴”,作出“十带头”公开承诺,狠抓六项即知即改,着眼长远建章立制,使我市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步都铿锵落地、踏石留印,取得了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有效纯洁了党的肌体,凝聚了党心民心,为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注入了强大动力。

  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着力强化“五种意识”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令。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从全局上谋划、指导和推动,在活动关键节点和许多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国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
  苏州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取得实效,省委高度重视,苏州干部群众也十分关注。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到苏州工作不久,就专题研究教育实践活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班子和市政府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审定市委常委会整改方案,为全市上下树立榜样、作出示范。
  每位常委带头深入学习、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好整改落实;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也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部署会、工作推进会等,全市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活动各项要求层层落实到位。
  苏州向来善抓机遇,把每一次集中教育活动都视作自我超越的契机。对苏州来说,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推进苏州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机遇!
  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通过着力强化“五种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强化政治意识,保证活动正确方向。针对苏州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现状,提出了“四治四兴”主抓手,推动学习教育更为深入,查摆问题更加聚焦,解决问题更见成效;市委先行一步,发挥组织领导和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召开十多次常委会、十多次领导小组会及办公室主任会议,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中央、省委精神,研究部署活动重要事项;针对活动涉及市县镇村四个层级、参加人员多、情况差异大等情况,分类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强化学习意识,拧紧拧牢“总开关”。   市委把开展学习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摆在活动首位,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贯穿活动始终,先后举办5场专题学习会和2次专题集中讨论,组织开展“重温鱼水深情、践行群众路线”等主题活动,举办2期县处级干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轮训班和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层;各地各单位通过“书记带头讲”、“视频集中看”、“专家辅导谈”、“交流研讨学”、“典型对照学”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四落实”,打牢改进作风的思想基础。
  ——强化质量意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门敞开,听到了真意见,各地各单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专线电话、设置网络意见平台等方式,累计开展调研1.2万余次,召开座谈会3200余场,听取意见2.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万余条。谈心交心,摆到了桌面上,市委常委班子成员之间累计谈心谈话308人次。对照检查,画自己就像自己,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均由一把手主持起草,集体讨论反复修改,所有科级以上党员干部都自己动手撰写和修改完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前后修改10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红了脸、出了汗、排了毒、治了病,许多党员领导干部说,“像这样认真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多少年还是第一次”。
  ——强化问题意识,狠抓整改落实。市委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和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等9项文件规定,组织实施打击有组织的赌博犯罪等6项即知即改行动; 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的21个专项整治任务和省委部署的八大专项治理行动的同时,立足实际,又制定了12项专项治理行动。市委常委会针对活动中征集到的10大类279条意见,细化制定了823条即知即改举措。各地各单位纷纷建立由一把手领衔的整改责任制,陆续制定出台“两方案一计划”,通过列清单、建台账、划期限、强问责等举措,定出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整改内容、措施、部门和时限,不折不扣兑现承诺。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坚持“一把手抓”和“抓一把手”,全市制定出台发挥“一把手”作用的意见,下发“一把手”工作手册,明确一把手10项职责和30项具体任务。每个环节结束后都组织开展“回头看”,对于工作不到位、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坚决“回炉”补课。市委成立了11个督导组,对103家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程督导,各督导组真督实导,敢于动真碰硬、唱黑脸、当包公。活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督导组先后开展个别谈话3.5万人次,征集问题建议2万余条,约谈各级“一把手”2000余人次。

  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我市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过程中,石泰峰多次强调,要强化公仆意识,从内心深处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苏州没有辜负中央和省委的期望。
  这是苏州向省委、中央交出的一份整治“四风”成绩单——
  活动以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压缩2.2亿元,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32批230人次,公务接待费用下降约30%,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45项,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4个,清理领导小组和议事机构32个,清理办公用房55.68万平方米、公务用车226辆,停建楼堂馆所32.73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性会议由182次下降到137次,降幅达32.8%。全市共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02个、涉及117人,累计查处作风方面问题78起,处理处分党员干部141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98个。清理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奢华浪费建设、培训疗养机构浪费及腐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落地有声、成果明显,“四风”问题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文件会议少了、务实行动多了,机关服务态度好了、办事更加方便了,吃喝浪费少了、“三公”经费降了,干部离特权越来越远、离群众越来越近。
  这是苏州向全市群众交出的一份民生成绩单——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就业社保、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公共教育、文化设施、生态建设等重点民生领域,制定出台一系列惠民举措,累计投入250亿元兴建30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老新村改造和燃气管网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1所,增加新能源公交车600辆,开展医疗自助服务进家庭活动,在全省率先打造“阳光政务”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党员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行动,累计向42159户低保、低保边缘户发放党员关爱基金5377.6万元。主动化解民怨,全市累计调处矛盾纠纷49223件,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2510个。
  群众普遍感到:说话有人听了,困难有人帮了,和党员干部的距离近了、关系亲了,党的形象也更闪亮了。
  这是苏州向全市党员干部发出的一纸“责任状”——
  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多办谋民利、惠民生的实事。要更加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把贯彻中央精神与鼓励基层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和服务群众,不断丰富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多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多与基层普通群众沟通交流,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急所盼,以服务群众的实效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宗旨观念的升华,是一次思想作风的锤炼,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

  以优良作风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启示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执政理念、领导方式和自身建设的一次重要创新。
  通过这次活动,全社会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的干事创业氛围,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集聚起磅礴正能量。
  当前,苏州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千头万绪,如何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特征,攻坚克难,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这就需要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再振精气神,再出发、再创业。
  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一次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成功实践。事实也会证明,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新认识,形成的新经验,将为苏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转型发展提供新借鉴,增添新动力。
  ——必须坚持领导带头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活动中,市委常委会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改起,每个环节步骤都走在前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力。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参与,靠前指挥,形成层层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只要抓住领导带头这个根本,以上率下、以行胜言,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教育实践活动就能取得扎实成效,党的优良作风就能得到不断弘扬。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解决“四风”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联系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动真碰硬,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实践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持续用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促进作风根本好转,才能以实际行动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活动始终。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真开门、开大门,每个环节都让群众参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问题让群众把脉,整改落实请群众监督,活动成效由群众评判。实践证明,加强作风建设,不能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通过群众的监督和检验,向广大党员干部传导压力,真正把群众的意愿和智慧转化为改进作风的强大动力。
  ——必须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党爱党坚定信念,对照“四面镜子”知不足、明差距,深入基层一线知群众所思所盼。在“知”的基础上,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用真情,在促进改革发展上出真效,做到知行合一。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才能够真正把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坚持严督实导,保证活动不虚不空不偏。活动中,各级督导组坚持“严”字当头,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对每个环节都严督实导,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督促各地各单位把上级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只有从严要求、向难处着力,真督真导真查,把压力传导到位,才能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尽期,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经过这次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苏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