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首页 > 区级机关 > 正文
比比看,谁的吴侬软语最“结棍”——区级机关新吴江人方言比赛暨情景式党课展演侧记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10月10日10版       发布时间:2014-10-10 10:01
  “诺要到哦搭去?”“吾去上班。”“请问:‘哦搭’是什么意思?”
  国庆前夕,区级机关新吴江人方言比赛在一派“土气声”中开赛,现场主持人、嘉宾、参赛选手一口吴侬软语,宛如一场吴江特色的“家庭聚会”。在“家庭聚会”中,新进的家庭新成员争相竞秀吴江闲话。
  参加“家庭聚会”的,是在前期区级机关工委和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举办的吴江话培训班的测试中脱引而出的新吴江人,9名跃跃欲试的新成员分别来自区委办公室、区公安局、民政局、质监局等机关单位。他们随机组成三支队伍,准备一较高低。
  “哦搭”是“哪里”,“额骨头碰到天花板”是“运气特别好”,“勿识相要吃辣货酱”是“不乖受罚”……第一环节相对简单,听音辨义,选手们准备工作充分,基础知识扎实,几乎达到了秒答的速度,且个个成竹在胸,第一环节各队均拿满分,比拼难分伯仲。
  比赛由简入难,第二环节“心有灵犀”,通过指定的一位吴江人,用方言进行形象提示,参赛选手答出题板词汇。角逐过程紧张激烈,但随着比赛的深入,新吴江人很快进入角色,在答题与交流之间,不时穿插吴江方言,虽语音语调“土”得不够纯正,却也能为众人理解。
  “老吴江”们为参赛选手的方言理解能力送去阵阵掌声。第三环节“脱口而出”,是给参赛选手大显身手的时刻,考验的是选手们的口语水平。
  当下,各机关、单位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比赛着重考验了参赛选手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有群众来窗口办事,你如何用吴江话来接待?群众来办事,正巧负责办理该事项的同事不在岗,你如何用吴江话表达?选手们应答自如,再现了窗口基层人员开展群众工作的场景。
  最终,由区公安局民警组成的机关三队摘得桂冠。来自桃源派出所的王鹏宇扎根吴江已4年,任职社区民警两年,他深刻意识到掌握吴江方言的重要性。“工作中,和我打交道的都是当地居民,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只会讲土话,语言不通给我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和阻力。学会吴江话不仅是我更好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也可以让我更好地融入吴江这个大家庭。”
  活动提升了吴江机关岗位上新吴江人讲吴江方言、说群众语言的水平,提高了他们开展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